“你这个‘小猴子’,虽然出了国,但不要妄想逃出我的‘五指山’,快起床吧!”视频里张媛的妈妈笑着在南昌“遥控”她起床。
此时正值韩国早上8时,眯着眼睛的张媛乖乖起了床,开始洗漱,妈妈则转身去准备早饭。视频开着,大家各做各事。这样的场景,出国留学3年的张媛已经习以为常。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悄然改变着海外学子们的生活。在这个掌心里的移动时代,他们与国内的联系更加实时便捷,获取信息途径畅通多样,研究领域涉猎愈发广泛。
指间的“微”亲情
“我妈说钟汉良上了《跑男》,看起来那么帅!这老太太以为我看不到吗?”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读研的涂心湄,向室友“吐槽”自己的妈妈后,在微信上回了一句:“妈,我在国外已经看过啦。”虽然已出国近半年,但涂心湄与家人的联系一直都很频繁。他们经常视频对话或者互发微信,出国之前担心的距离感,被手机拉近了。
在美国读研的朱燕,已在国外生活4年。她每周和家人视频对话一到两次,通常会聊聊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唠唠家常。“这样的沟通方式已成习惯。如果一周不视频,就会觉得别扭。”朱燕笑着说。
而2004年到爱尔兰留学的许晨,则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那时因为互联网还不发达,智能手机未普及,许晨只有靠每周与家人打越洋电话,才能缓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
2008年后,互联网得到普及,在美国留学的陈世华可以用网络电话讯佳普(Skype,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联系家人了,但还不及现在的便利。与朋友的联系也较少,只是偶尔用腾讯聊天软件交流。今年6月,他再次出国。虽只是游玩,但他充分感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的方便与多样,微信朋友圈可以发布图片、小视频,或者与家人语音留言,分享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这些在以前是做不到的。
信息的多元化
互联网不仅架起了海外学子与家人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他们了解国内讯息的主要渠道。“我对国内的了解基本上就是通过互联网,很少会有什么别的方式。”就读于日本立命馆大学的朱泊霖说。
那么,海外留学生又关注着哪些国内新闻呢?“我的口味比较杂,主要关注一些有意思的国内新闻,包括时政热点,也包括娱乐八卦、炒股等等,还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比如前段时间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王沁诗说。
而“口味杂”也成为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王沁诗认为:“一方面,我们这代人本来兴趣爱好就比较广泛;另一方面,互联网让我们对国内的了解更加迅捷便利,不像原来那么隔阂封闭,能了解到的只是国内曝出来的重大新闻。现在(我们)可以获取非常丰富多样的信息资讯,所以有条件保持这种多元趣味。”
“我获取国内新闻的主要途径还是中国的一些门户网站,像网易新闻、澎湃新闻之类,另外就是新浪微博的信息推送。”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李欣悦说。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在国内浏览新闻的习惯,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媒体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我会通过文学城、纽约时报这类外国网站了解与中国相关的新闻。”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张一帆说。
而对于外国网站的报道,张一帆认为要客观看待。一些报道可以提供不同于国内媒体的多元视角,但一些报道则不能盲目迷信。“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事实上还是隔了一层膜,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要么是高层动态,要么是社会矛盾,但很多新闻都只是捕风捉影,经不起推敲,中国社会还是很复杂的。”
科研的国际范
除了获取日常信息,科研也是留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成为中国学子海外求学的好帮手。
袁江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已经学习了3年。“我的专业是海商法,它本身国际一体化程度很高,很多内容跟中国有关。”
在国外研究中国,信息的获取必不可少。“我获取与中国有关的学术讯息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学科杂志期刊。学院还会定期举行讲座,有些会涉及到国内学术动态,比如今年就请了国内的王德威和李欧梵教授。此外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有时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张雨说。
和早期出去留学的人相比,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方便了科研信息的获取。“我们那时候基本上只能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和老师交流,时间成本较高。”现在在国内高校任职的陈建铭说,此时距离他的留学生活已经过去了20年。
除此之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也为留学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国外有的时候获取资料确实十分困难,我会选择在朋友圈发消息,或是去微博上私信请教相关专家,有时候会有意外的收获。”在德国学习的易晨昱星说。
本文漫画作者:朱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