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06日 星期四

冬奥时代

一个崭新的张家口

申孟哲 刘康 张庆雄 陆沁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06日   第 05 版)

  8月3日,张家口面塑艺人李宁在展示创作完成的冬奥面塑工艺作品。
  朱旭东摄

  8月4日,河北省张家口社区老人学英语迎奥运。
  (陈晓东/人民图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与北京携手,依靠丰富的冰雪资源,成功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后,在世界眼里,张家口,这座河北北部的城市,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

  长城内外,隔“墙”相望的张家口与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服务与被服务、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现在,在冬奥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双重机遇中,这一格局有望得到改变。

  申冬奥成功后,我们第一时间走访了张家口,实地探访冬奥究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新变:

  申冬奥带来的连锁效应

  在张家口最繁华的地段,潋滟的清水河由北向南而去。白天,人们在这里驻足观望,偷得半日闲散;夜晚,人们在这里吹拉弹唱,享尽城市繁华。然而,仅仅在十年之前,如今美不胜收的清水河还是一条人见人嫌的臭水沟,用年近七旬的年先生的话讲,就是“一潭死水,臭气熏天”。

  一条清水河,贯穿着张家口的发展历史,而它在十年综合治理下的华丽转身,也为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新变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注脚。

  而冬奥会为张家口带来的变化,比清水河之变更为具体,亦更为深刻。

  基础设施的改进,是申办冬奥之后张家口最为显著的变化。

  “原来这里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马路上到处都是泥,根本没法走,现在随着冬奥会的申办,小街小巷都开始修马路了,不仅出行便利了很多,市容市貌也整洁了不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邰女士告诉我们。

  而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认为,冬奥会给张家口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公共交通的完善:“你在路上看见的这些公交车,很新吧?都是去年才换装上路的,冬奥来了,我们也跟着沾光。”

  崇礼,张家口下辖的一个县,距离市区50多公里,以优质的滑雪场闻名。冬奥会的许多雪上项目也将在这里举行。

  “申奥不仅提高了滑雪等冬季体育运动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张家口各行各业的发展,反过来逼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这不仅仅体现在政府修建道路,更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崇礼为例,10年前这里还是大片棚户区,而现在路也宽了,公厕也多了,大型购物中心和星级酒店更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万龙滑雪场的段主任说。

  而在另外一些张家口人看来,冬奥最让张家口人骄傲和欣喜的,则是“关注度”——“申冬奥成功之后,张家口的受关注程度明显提升了,很多外地朋友开始打听张家口,包括我们这里的整体发展情况、冬季来滑雪的话应该去哪里等等。”张家口学院的刘老师告诉我们。

  开了多年出租车的刘师傅也感同身受。他告诉本报,7月31日那天,他就在张家口南站等客人,周围人都在听广播,申冬奥结果宣布的时候,就听见周围的人爆发出一阵欢呼。“倒不是考虑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而是觉得张家口给中国争光了,现在全国人民都把目光放到我们身上,真的非常自豪。”老刘说。

  受关注程度提升的背后,为张家口带来的是“注意力经济”的福利。

  所谓“注意力经济”,主要是指通过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期获得最大未来商业利益的特殊经济模式。

  京张冬奥研究中心主任委员陈剑就认为,冬奥会会使张家口在从筹备到举办的7年时间里,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而这些关注度可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助推张家口的经济发展,使之有机会借势“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张家口申冬奥开始,这种“注意力经济”已经开始有所体现。最直观的一项,便是当地游客数量的激增。

  以崇礼为例,张家口申冬奥办的数据显示,2012-2013年,崇礼雪季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而在崇礼开始申冬奥后的2013-2014年,这一数字则上升至142.24万人次,同比增长40%;2014-2015雪季以来,游客数量是167万人次,同比增长17.4%。

  “过去一年,万龙滑雪场的客流量增加了80%,这对我们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现在正进行雪场大型扩建,以满足未来更多游客的入场需求。”段主任说。

  随着“张家口”三个字一同被炒热的,还有当地的房价。老刘告诉我们,张家口的房价在申冬奥之后一直上涨,申冬奥成功当天,一些楼盘的每平方米均价就涨了500元,到第二天,已经涨了1000元。

  崇礼县的房产中介侯小姐对房价上涨的感受更为深刻。她告诉我们,两三年间,崇礼县的房价已经翻了一番。以前老城区的房价只有4000多元/平方米,2013年开始持续上涨,现在涨到7000多元1平方米。此外,崇礼酒店式公寓的价格也保持上涨态势,涨幅最快的就是“申冬奥成功以来这几天”。

  房价的上涨使一些张家口居民担忧。当地退休职工侯先生就表示,张家口的工资水平在整个河北省算是比较低的,房价这么涨下去对有房的人是好事,但对于还没买房的年轻人就是坏事了。

  新机: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于张家口这座刚刚开始吸引世界目光的城市来讲,现在的所有变化只是一个起点。未来7年、乃至“后冬奥时代”提供的发展机遇,才是其真正着眼的风口所在。

  8月3日,从北京到张家口,我们花了4个小时来到这里。在现有的铁路体系中,从北京到张家口,最快也要3个半小时,最慢的绿皮车则要耗费将近6个半小时。这样的局面,显然会在冬奥会到来之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为了方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观看比赛,日前,京张城铁建设已被提上日程。这条将于今年内开工、2018年建成使用的铁路,将把张家口到北京的时间缩短到50分钟。

  京张城铁因冬奥而起,却不会因为冬奥会的落幕而结束。对于促进两地协同发展来说,这一作用非比寻常。如同京津城铁一样,京张城铁将使张家口一举迈入“首都一小时城铁生活圈”,令张家口搭上北京发展的“便车”,包括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和人口疏散等。

  除交通外,北京与张家口也在环保、医疗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为了迎接冬奥,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施行,张家口提出了将环卫标准升级到“北京版”等一系列现实举措。为了保障冬奥会的正常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也在今年年初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协助建立一个冬奥会专属医疗服务中心。而这些合作的达成,也将促成京张二地的深入融合。

  冬奥会是一项体育盛事,但在深远的层面,它为张家口带来了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契机:一方面,污染沉重的河北,在重大赛事到来之际,必然想方设法减少污染,这就涉及到产业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冬奥会的举办,也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当地酒店、餐饮、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

  对张家口普通百姓来说,冬奥会的申办也带来了民生发展的机遇。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承办冬奥会的必备要件之一。借着申奥的“春风”,张家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5年,张家口经济增速下滑明显,由2010年的同比增长14.1%降至2014年的5.2%,低于河北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根据过往经验,冬奥会可促进主办城市的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良性发展,从而为当地财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

  此外,冬奥会也将会带来可观的就业机会。据初步估算,冬奥会可为当地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而此前,张家口在河北一直属于落后地区,当地人往往选择外出就业,贫穷导致人才流失,人才流失进一步导致贫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冬奥会的举办,一方面将为当地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遏制本地人才外流,另一方面,也将吸引外地高端人才进驻本地,为张家口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家口学院副校长冯玫即指出,张家口将以冬奥会申办为契机,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能源消耗水平比较低、科技含量比较高、附加价值率比较高的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如金融、电子信息及新能源等产业,例如实施第二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加强新能源调峰电源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进一批风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事实上,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前,国务院也同意将张家口设立为首个“综合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借力奥运,大规模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也成为张家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机遇。

  张家口市副市长武卫东就表示,在奥运场馆电力和热能供应方面,奥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赛场用电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奥运场馆所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专区内交通运输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功能。奥运村、崇礼县城、主要风景区和周边农村采暖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

  新生:

  在京津冀中的角色转变

  地处京冀晋蒙4省市区交界的张家口,自古有“京畿明珠”之称。100多年前,它曾是冀晋蒙三地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京张铁路的终点,繁华时,一度可与沪津比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一度是华北地区的工业重镇。

  但也正是由于其北京“北大门”的特殊地理位置,担负着“拱卫京师”重任的张家口,一直到1995年,才被批准正式对外开放。错过了发展建设黄金时期的张家口经济发展较慢,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

  虽然处于环首都经济圈内,但长期以来,张家口在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圈中,一直是“小跟班”的角色。它的经济发展并非首选职能,因为毕竟,处于北京上风口和水源地的张家口,一直被视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工业一直受到限制。过去以装备制造、钢铁、电力、矿产、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主的华北老工业基地,为了京津地区的清洁空气,先后关停治理数百家污染企业,放弃了多项效益丰厚的工业项目。

  北京的“绿色屏障”和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限制了张家口地区工、农、畜牧等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但以发展为代价,张家口才保有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张家口的一位官员就表示,正是这种“慢发展”道路,走出了张家口地区环境方面的后发优势,成为此次申奥成功的重要保障,也给张家口带来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003年起,为保证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张家口开始实施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而将在冬奥会上承担大部分雪上项目的崇礼县,位于张家口上游、清水河源头,更是实施风沙源治理、生态造林的重点地区。

  为遏制北京沙暴气候,张家口怀来县以“多栽一棵树,让北京少落一粒沙”为己任,积极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林地面积净增4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在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其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是绿浪翻滚,甚至出现了著名旅游景点“草原天路”,吸引了无数的自驾游客。

  据统计,张家口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收获了“长江以北最好的空气质量”, 入选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全国16座“洗肺城市”榜单,是河北唯一入选城市。

  对此,市民侯先生深有感触。“我觉得张家口最终能够申冬奥成功,最大的优势就是空气质量好,因为四周环山、植被覆盖率高、工业污染少,这里很少有雾霾天气。”他说。

  蓝天、绿树、白云、雪场,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本身的自然资源,张家口以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脱颖而出,被中国奥申委、国际奥委会选中。

  事实上,早在2012年,模仿“达沃斯”模式创办的“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将张家口崇礼县选作永久会议地址,就是看中了张家口在城市发展前景中不同寻常的定位,认为恰好符合其都市圈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投融资、京津冀一体化等诸多重大会议主题。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裴东光表示,张家口、崇礼县不仅是“北京的后花园”,其本身也有望借奥运的东风,走出一条可供京津冀其他城市借鉴的发展之路。7年后的崇礼,有望改天换地,真正成为“东方达沃斯”。

  申冬奥前的张家口,是一座依托京津、服务京津的中小城市;筹奥中的张家口,凭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改善交通,提升基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实力;人们有理由相信,冬奥会后的张家口,将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崭新发展之路。

  那时的张家口,必然是一个重新定义自身形象的、崭新的张家口。

  本版制图:潘旭涛

一个崭新的张家口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