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并参与中国“厕所革命”已有20多年。虽然现在“革命”仍未完成,但是情况比当年要好很多。
上世纪90年代初,批评过中国城市厕所问题的国内外新闻机构有几百家之多,报道文章数以万计。1994年8月,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公厕满意率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海外游客的满意率仅为10.4%,不满意率为49.4%。有外国游客调侃说:“中国的美味佳肴享誉全球,中国的公共厕所却臭名远扬。”“连厕所都搞不好,还搞什么现代化?”
1993年底的时候,北京市的公厕约有5.7万座。从总体数量上看,可谓世界之最。但是,由环卫部门管理的6800多座公厕,只有不足30%的位于街道和公共场所,而在主要街道和繁华地区的仅200余座,其中长安街上仅有3座,其余70%以上分布在胡同和街巷内。居民居住区公厕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当时联合国一份资料表明:中国城市人均拥有厕所的数量居世界末位。
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首都公厕的质量。国家关于厕所的四类标准:一类、二类要做到有独立便器、洗手池、整容镜、全天保洁、专人管理。三类、四类是沟槽式,有隔挡设施的为三类,无隔挡的为四类。据当时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全市大街小巷,一类公厕50余座,二类70余座,三类750余座,其余都是极为简陋的四类甚至不上类的公厕。也就是说,达到三类以上标准的只占公厕总数的10%。
面对日益膨胀的城市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已成为摆在全国各大城市面前的共同课题。
1994年4月,由我牵头的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以“北京的公厕亟需一场革命”、“步履艰难的公厕革命”、“公厕革命的出路何在?”等为题,在《北京日报》连续载文,探索公厕改革的途径,呼唤一场全民动员的公厕革命。1994年4月至7月,课题组又研究制定了《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方案》。同年11月15日,大赛截稿,课题组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美国、澳大利亚的作品340多件。参赛人员有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工人、部队战士、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5岁。
公厕设计大赛在我国尚属首次。它旗帜鲜明地倡导了“公厕革命”这一现代文明概念。正像美联社、路透社等国外新闻媒介所评论的: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形象的一次胜利”。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中国政府对厕所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延边考察就再次提到了“厕所革命”。从城市到乡村,“厕所革命”再次回归人们视野,中国厕所状况的改善再度迎来机遇。
(作者为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兼《文明》杂志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