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

非常好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31日   第 10 版)

  ●物有“物命”。一个投入情感的东西,不是静止的状态,它会成长,有其命运。创作者投入的心力,赋予的生命,会随时间延展。

  ——著名设计师马可谈设计。

  ●文学就是人学,它应该对于人、人物命运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表现。近一个时期以来经典作品比较少,我觉得这和我们创作者的心态是有关系的。要想有一个经典作品出现,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浮躁。

  ——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谈经典作品。

  ●中国整个文化里面一直强调三个字就是真善美,而真又是善和美的底线和基础。如果一个事情和作品不真诚、不真切、不真实,就谈不上善和美。善是一个宽容心,是一个好奇心,甚至是一种关爱。如果没有一个善的性格,很难了解别人的世界,也很难有兴趣去理解对方、理解别人。你会变成一个很狭窄、很自私的个人,也谈不到上升到美的阶段。

  ——电影导演贾樟柯谈电影中的“真善美”。

  ●红色经典也好,主旋律创作也好,面对翻拍,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和立意。经典并不是让你去炒冷饭,不是让你去临摹,是希望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更好的创作和更好的发展。

  ——导演高希希谈红色经典翻拍。

  ●一是中国的特色要比较清楚,就是人家看起来确实是中国的东西。另外,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不是为了简单地“走出去”,而是做真正是非常好的、非常优秀的中国文化。还要考虑国外读者接受的倾向,他喜欢什么样的东西,你做出什么样的东西他能够接受,一定要琢磨这个事,把它作为一个市场去琢磨它,你才能够做出来。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钟制宪谈中国文化“走出去”。

  ●读书养心。读书就是滋养自己。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

  ——学者于丹回答“读书有什么用”时这样认为。

  ●中国的电影正走向两极。一方面,主旋律影片市场趋于小众化,如果没有政府推广,市场票房很难看。另一方面,泛娱乐化的电影,尤其是一批耸人听闻的低劣影片,对市场的培育和观众的信心,是双重的打压。主旋律影片与观赏性、票房未必冲突,关键看你想传递什么样的思想,用什么方式传递。一部优秀的影片,自我批判精神必须有。艺术创作与新闻发言人完全是两码事,艺术家创作的文化产品不能只是政策的图解。

  ——导演陆川谈主旋律电影。

  (崔乃文辑) 

戏比天大
此生只为马头琴(传承人)
徐光耀出版420万字日记
非常好声音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