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代表了北京。
从香港来到北京,我们特别喜欢逛胡同。走进老胡同仿佛能够回到最初的时候,它的一砖一瓦就像在告诉它的过去,让人特别想去缅怀旧日的时光。可是随着胡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拥挤、喧闹、张扬、逐利已经慢慢让老胡同失去原来的特色,变得更商业化。想要找到依然保留独特 “风味”的老胡同,杨梅竹斜街、五道营应该是首选。新店的进驻并没有破坏原来的建筑和老胡同的氛围,反而为老胡同增添了另一种 “滋味”。传统旧式的胡同与新式潮流的店铺混合在一起,为老胡同注入新活力。
踏访杨梅竹斜街
曾木秀 陈家敏 文/图
前门大街商铺林立。走在繁华街上,一拐弯,发现了隐身在闹市中的老胡同杨梅竹斜街。
已有600年历史的杨梅竹斜街位于大栅栏西边,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条名副其实的“斜街”。几年前,北京决定将杨梅竹斜街作为全市文化保护区建设试点,改造街道,引进以文化创意为主的商业,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老胡同的人情味、京韵味,把许多老住户留下来。
沿着青砖墁道,走在杨梅竹斜街上,看得见各具特色的小店、设计工作室、艺廊和书店,亦看得见晾晒着衣服被子的人家和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洋务派”:怀旧与创新
杨梅竹斜街最新的邻居,应是“洋务派”了,今年5月刚入驻这胡同。
“洋务派”一词源自洋务运动,店主张哥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西洋东西。“爷爷和爸爸都喜欢收藏西洋古董,例如自行车、收音机、手表等,我是看着这些长大的。”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今天的张哥和“洋务派”。
“我要每天都快乐,快乐的前提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张哥坚定地说。
10年前张哥来到北京,和朋友在前门卖工艺品。然而,有趣的是,很多人不买他的木雕,却要买他的旧东西。张哥笑着回忆:“除了内衣,我身上的东西都卖过,穿的衣服、背的包、戴的手表,顾客觉得那些东西旧旧的,很有味道。”张哥发现原来很多人是同好,于是,他到处寻找怀旧的西洋物品,做起了西洋古董买卖及产品设计。
张哥一直想把“洋务派”的招牌挂在前门地界。寻寻觅觅,他来到杨梅竹斜街,一眼就看上这条胡同。古老的房子、悠久的文化,和他怀旧复古的店特别搭调。“这里是很多老字号的发源地,有丰富历史遗迹和深厚文化底蕴,特别是民国以前,文人雅士都爱来这里。”
小店开张后,张哥似乎找到了最理想的生活,“店后面都是居民,我特喜欢这种感觉,我喜欢跟老街坊聊天,因为最好的设计、最好的灵感都是来自民间、来自生活的。”另外,这条胡同里聚集了很多设计师,与不同的设计师和顾客交流,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进张哥的店,就能感到浓浓的怀旧气氛。店里摆满了老洋货,最亮眼的是左边堆积到屋顶的旧行李箱,箱上的铁锁已是锈色斑驳。店的右边有一个大型的玻璃陈列柜,摆着钟表、台灯、老爷车模型、首饰盒、装饰品等老物件,旧黄的外表留下岁月流淌的痕迹,就像这条胡同的房子,墙壁的裂痕印证了时光的流逝,在诉说着一个个悠长的故事。
柜旁墙上挂着一块偌大的皮革装饰,近看却见时针、分针在走动,原来这是张哥第一件设计作品:时钟。
“我经常到香港、台湾寻宝,这里只是我极小部分的收藏。”张哥自豪地介绍他的收藏品和作品。“我经常看它们,欣赏它们,它们给我的设计带来灵感”。
“有种房子”:很好玩的艺术
798的艺术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有距离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而来到杨梅竹斜街的Uplant-house“有种房子”,你会发现艺术很亲近,很好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有种房子”是由一群艺术青年开办的,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就一起创业开店,至今已有3年,今年1月才搬到这里。
店主之一的狄与菲告诉我们:“我挺喜欢杨梅竹斜街。街道改造后,北京连续几年举办国际设计周,吸引许多年轻艺术家和创意人来这里开店,店主之间的关系也挺好。”
初次到访“有种房子”,就像来到一个小型植物园,到处都是大小盆栽,橙色的墙壁把植物映衬得特别鲜活,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墙上还挂上不同风格的画作,增添一种艺术氛围。
狄与菲说:“这最早就是纯做植物的设计小店,许多客人来了,都想学植物造型和盆景设计,后来就衍生出来好些艺术课程。”这里便成了艺术沙龙,因为店主都是学艺术的,可以学以致用。她负责讲解多肉植物种植,另一店主就教绘画,他们还会请艺术家朋友来教刺绣、素描、手绘、艺术理论等课程。
店里植物大多是最近几年在网络爆红的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本身就很萌、很可爱,加上体积小、可塑性强,能拼凑出更多变化的盆景造型,非常受小孩和成年女性欢迎。“店里的客人大多是白领,也有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所以我们的课程都是在周末,每班就有六七个人。”狄与菲说。课堂上,客人可以轻松地学艺术,给紧张的生活减减压,上完课,又能带走亲手创作的艺术作品。
“Ubi艺廊”:项链上的胡同和平房
“施鹤玲”,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名字,居然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
施鹤玲来自荷兰,2002年骑行中国时,就很喜欢这里,于是,她留在北京工作5年后,毅然辞去荷兰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及教育处主管一职,选择继续留在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考察过798、南锣鼓巷,但我更喜欢杨梅竹斜街,它没有那么商业化,不会有相似的店铺。”爽朗的施鹤玲在这里开设第一家创意空间店铺,起名“Ubi Gallery”,意为“哪里”,象征着运动与抵达,Ubi Gallery为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
对施鹤玲来说,曾经目睹和感受过阿姆斯特丹老城区复兴的经历是她的信心来源。“杨梅竹斜街的小店各有创意,不会像其它街那样,十间店都卖同样的商品。在这条街上,从古老的房子里,可看见历史的痕迹,我想这是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里的原因。”施鹤龄把原址上的两处建于清末的旧民居合二为一,重新翻建成一个通透明亮的新空间。
透明的大玻璃门,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往店里面看。“我的第一间店选择开在这里,是因为政府的老胡同改造计划,吸引了很多设计师及小店进驻,令这条胡同每一间店都各具特色,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施鹤玲店里的设计多是采用原木色和纯白色,感觉很淳朴、很有原始感,与胡同朴素的建筑很般配,毫不奢华,橱窗里整齐陈列着的琳琅满目的珠宝和陶瓷设计。“我们的设计师有时也会以胡同为灵感进行创作,例如项链上配的金属吊坠就是胡同和平房的样子。”把胡同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穿梭五道营胡同
陈佩霞 梁敏巧 文/图
北京东城区五道营胡同是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乘地铁5号线在雍和宫下车后,步行即可到达。
尽管北京城日新月异,但五道营不仅没被淘汰,反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五道营没有南锣鼓巷的热闹和熙熙攘攘,也没有前门大街的宏伟建筑,但它宁静安逸的气息却包围了整条胡同,让人有一种恬静闲适的感觉。只要踏进这条胡同,就能感受到满满的艺术气息,每一间小店都风格独特,不论商品,还是装潢都充满惊喜,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笔者在五道营中穿梭。这里的咖啡厅千姿百态,还有卖北欧音乐盒的小店、卖干花盆栽的花店,客人只要一进店,店主们都会报以温暖的微笑,然后不急不忙地继续做事,绝不主动推销,不会让人有购买的压力。如此一来,客人自然能逛得格外轻松。
在五道营胡同里,已见不到老店的踪影,剩下的都是新进驻的年轻小店,店主们都在享受自己爱做的事。新邻居仿佛为五道营注入了一股清泉,使整条胡同显得清新活泼。
100种小生活创意工作室
一拐进胡同,便远离了城市的喧闹。沿街道,踩着碎石走进五道营,悠闲地享受老胡同里的新鲜空气。
这里人很少,巷子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店,入眼的风景是那睡懒觉的猫、独具一格的杯子、旋转音乐盒、盛开的鲜花……整条胡同顿时成了小文艺、小清新之地。
笔者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一个门口,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往里面,走廊的墙上是简单的绘画,两辆古旧的自行车靠墙停着。走廊尽头是一座小二层楼,这就是 “100种小生活创意工作室”。
在店里逛了一圈,看见了精致可爱的小布袋、细致有趣的小镜子,还有粉绿亮眼的自行车……
“100种小生活工作室”是卖什么的?
跟工作室创始人段珞(昵称:知知)聊天后,才发现这家店的关注对象是城市中骑车通勤的人。店里坚持手工制作一些暖心创意纸制品,出售与健康生活相关的时尚单品。
在媒体工作了11年的知知说,这家工作室是她的理想和情结。她说,她能养得起自己,也能养得起楼上的店。现在的工作就是养店,工作室除做品牌服务,还做策划,也会洽谈经销国外品牌自行车。
如今,北京到处是车,数目多得惊人,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快速,环境变得更拥挤。知知说:北京跟小时候不一样了。小时候的北京其实很舒服。她开店就是想让人们多骑车,少开车,把小时候的老北京的感觉找回来,就这么简单。
虽然店里主要卖的是自行车,但知知表示:骑车不是她的目的,“北京美好才是我的目的” 。她想通过骑车方式,带出什么叫美好生活。骑车只是一个切入点,因为骑车是她小时候的一个记忆。那时,北京人都爱骑车,无论是上学、上班都骑车,而且骑车很方便,没有堵车的问题。
其实,推广骑车出行是知知出国旅行后带回来的想法。无论在柏林、慕尼黑、首尔以及日本,还是北欧国家的城市里,骑车都让知知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既然,这些在国外的城市能做到,在北京也可以。知知认为:有一天,大家还会喜欢骑车。自行车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承载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知知说:我们店会经常举办像野餐等各种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只是骑车。
地利亚诉说岁月的故事
笔者边走边拍,突然镜头里出现了一间灯光昏暗,名叫“地利亚(DELIA)”的商店。站在店门前,根本看不清里面的细节,充满了神秘感。
笔者很想探个究竟,便一脚跨进店里。只见店里每个角落,堆满了不同年代的老物件,有旧书、镜子、包、眼镜、耳环首饰,甚至家具。陈列的物品,除在中国各地淘来的,还有来自柏林、伦敦、巴黎等城市跳蚤市场的东西。每件物品都能独当一面,充满年代特色。一条上世纪20年代的低腰直身连衣裙,一个上世纪60年代出品的四方形手袋……每件物品都印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细问之下,原来店主刘晓晖来自香港,2003年到北京。对于他而言,北京既多元又神秘,文化艺术气息很浓,而且包容性强,所以吸引他来这里。他来北京曾在连卡佛当过珠宝设计师,也为万宝宝的四合院工作室做过设计。
2009年,刘晓晖从大公司出来,接下朋友之前经营的咖啡厅,开了这间卖复古旧物的店。
为什么香港人刘晓晖会在北京卖复古旧物呢?
“我想做一个实验,就是尝试将中国与西方及不同年代的东西混合,看看有什么效果。例如将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风格家私和上世纪90年代西洋风格衣服,放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东西。”刘晓晖说。看来,这个实验起了“化学反应”,刘晓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混搭出独一无二的“刘晓晖”品牌。
笔者一踏进店门,就爱上了这片地方。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旧书与芭比娃娃放在一起,出奇地配搭,既怀旧,又时尚,很有意思。难怪范晓萱、黄晓明等都是“地利亚”的常客。
笔者在店里驻足观察,来这里的游客观光多于购物,这家店的经营能维持下去吗?
我们的问题,让刘晓晖有点惊讶。“维持没有大问题,我们经营得不艰苦。因为不论外地游客,还是北京朋友都会来这里买东西。而且,喜欢就买,不在乎价格的人多得是。我们经营了4年,有一群固定的客源。” 刘先生高兴地说,北京有一批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都喜欢来这里逛。因为这里有很多已绝版的高端品牌服装,“不过,购物的人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朋友,因为他们始终都是住在这里,购物比较方便。加上本地的朋友比较钟情于西洋风格的产品,就如外国客人对中国风格的产品比较有兴趣一样。”
刘晓晖说:自己几乎每天都会来五道营,他与这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这里既有地道的胡同文化,同时又有所创新。这里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国籍的人经营的特色餐厅和有趣商店,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激励,对于“地利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刘先生见证着这里由两三家小店,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规模,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大家都在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意,但也会互相帮助。这里的人情味并没有因名利而失去。
笔者希望,这份互助互爱的精神永远不要失去,并且成为这条胡同的文化,代代相传,让下一代也能感受到这份爱。
版面设计 陈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