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

7月上旬,新疆昌吉州边防委员会和昌吉州文联组织了《情系边关》大型采风活动。采风人员用镜头和心灵记录了昌吉州东北部与蒙古国交界的226公里边境线上的人和事。

戍边卫士

王宝君 孙国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31日   第 06 版)

  守边人作为一座活着的界碑看守着祖国的边疆。
  孙国富摄

  北塔山:中蒙界山的宝地

  北塔山是中国与蒙古国的界山,北邻阿尔泰山,东南与哈浦提克山相接,西、南连接准噶尔盆地,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80公里,宽25至50公里,面积2400平方公里。海拔3287米的主峰阿同敖包雄踞于它的中部。北塔山不单是一座山,还是一条藏金蕴宝的山脉,一片肥美的高山牧场。在北塔山牧场南部不远的戈壁上,许多采矿机械正在作业,地面堆放着大量的“卡拉麦里金”和“卡拉麦里红”。这是两种优质瑰丽的天然石材,它的矿源就埋藏在1米多深的地下。

  据悉,北塔山和卡拉麦里是中国西北边陲一块资源富集的宝地,它的东北部是蒙古国的科布多省。

  今天,雨水把北塔山滋润得绿草如茵,原来的碉堡山上矗立起一座象征和平与幸福的宝塔。夕阳下,北塔山的边境线是那样安静祥和,边境线的两边都盛开着灿烂的山花。

  阿黄:忠诚的戍边“卫士”

  阿黄是一条狗的名字。

  在三个泉边防连驻地西面的一座山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废弃的哨所和一座狗的坟墓。

  1983年夏天,一位战士探亲后,从家乡带回来一只小黄狗。从此,连队战士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伙伴“阿黄”。战士们出去巡逻都带着它,吃饭的时候把碗里好几天才能吃到一次的几块肉分出一块给它吃。没几年时间,阿黄就长成了一条剽悍的大狗。它嗅觉灵敏,跑起来像一阵风一样,还能经常捕获一些野兔、黄羊带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每一个战士都把阿黄当成了自己的亲密战友。

  1996年夏天,13岁的阿黄已经苍老乏力。有一天早晨,战士们带着它上哨所执勤,阿黄走在队伍的后面。过了好长时间,大家都没看到阿黄。战士们原路返回去寻找阿黄,发现它趴在山坡上,面向哨所一动不动,永远闭上了眼睛。

  战友们将阿黄埋葬在哨所旁的山岗上,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三个泉边防连的全体战士们列队为它送别,并向它致以战友最崇高的敬礼。

  在三个泉边防连蹲点的边防团副团长王国强说,阿黄死了之后,所有边防连队的战士们对动物都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有些受伤的鹅喉羚、金雕、白鹭等野生动物在战士们的精心护理下重返大自然。三个泉边防连的官兵们还在驻地饲养了许多鸡鸭猪羊。他们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牧民。现在,三个泉边防连防区114公里边境线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守边人:我的身后是祖国

  边关是国家的门户。对守边人来说,守边是一种寂寞,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

  昌吉公安边防支队库甫边防派出所官兵驻守的北塔山牧场海拔1530米,辖区面积3417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0多公里,人口97%是哈萨克牧民,分散居住在山区。官兵们每天都奔波在辖区,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北塔山的每一寸土地。

  在库甫边防派出所,所长崔玉淘在和女儿通电话。女儿在电话里说:“爸爸,你打个出租车回来吧!”崔玉淘在电话里对女儿说:“好,爸爸马上回去。”女儿说:“爸爸,你老是说回来,就是不回来。爸爸你骗人!”天真的孩子哪里知道,爸爸崔玉淘在500公里外的边境线上,回去一趟谈何容易。

  在三个泉边防连餐厅的墙上,有一张全连官兵集中过生日人员信息表。他们过生日的标准是:生日蛋糕、生日快乐歌、饮料、寿星面条、与父母的一通电话。这是边防官兵一年中最奢侈的一次待遇。

  为了祖国的安宁,许多人把一生都奉献在边关。1959年出生的北塔山牧场人武部副部长石军成在北塔山工作了30多年,他的父亲、一位老军垦战士就埋在北塔山。老护边员庄乾明、哈萨克族护边员达吾提汗、努尔木汗、艾斯买提……这些陌生的名字背后,是用自己的一生守护边关的人,他们如今都长眠于祖国西北的边防线上。

  每每有人问库甫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努拉哈曼:“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许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人,你在这里感到寂寞吗?”

  这位年轻的哈萨克族军人微笑着说:“我的身后是祖国,我的身边是亲人,我为祖国和人民站岗守边,寂寞也是一种幸福!”

戍边卫士
军民的路灯
“7·25”:新疆边防“爱兵日”
王鸿庆:笔墨娴熟气韵生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