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30日 星期四

通商青岛 丝路门户

“双定位”城市的机遇与担当(通商青岛新丝路)

——青岛实施“一带一路”纪实

宋晓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30日   第 02 版)

  “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津巴布韦—青岛商务对话会

  青岛城市风光

  几百年前,青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东北亚启航地。如今的青岛更得风气之先,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唯一的海陆“双定位”城市:既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青岛早已找到了自己的路径。2014年以来,青岛开展“丝路对话”系列活动,多次派出商务代表团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启十几场“丝路对话”,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引来沿线国家密切关注。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青岛将以建设海陆双向开放桥头堡、海上丝路支点、经贸合作枢纽、服务保障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为重点,争当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区。

  近日,青岛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正式出台《青岛市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贸、金融、文化等各个领域,绘就“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提升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互联互通:

  串联起四个经济圈

  坐拥独特区位优势的青岛,挽起了陆海两条丝路,建设双向桥头堡必然成为题中之义。

  7月1日,随着一声长笛,“青岛号”班列满载从青岛港出发经由胶黄铁路运来的100个标准集装箱,从青岛胶州的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开出,运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该班列不仅将使青岛至欧盟的物流时间压缩至12—18天,更串联起日韩、东盟、中亚、欧洲四个经济圈,进一步凸现青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互联互通枢纽地位。

  互联互通正是青岛融入“一带一路”的切入点。根据实施方案,青岛将建设双向开放桥头堡和互联互通的综合贸易枢纽,通过青连铁路、胶东国际机场、董家口港、胶州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与内陆港的合作,增加腹地经济对青岛港口的支持,并规划新开通国际航空航线20条以上、航海航线15条以上。

  推进互联互通,青岛将重点发挥青岛港海上合作的跨境贸易大通道优势。

  近期,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频频擦出合作火花,先后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达成友好港关系,未来青岛还将推动青岛港与斯里兰卡科伦坡港、马来西亚关丹港、缅甸皎漂港等建立友好港,并与15个海上合作重点港口城市开展经济合作。

  同时,随着胶州新机场的建设推进,青岛将充分发挥面向日韩门户作用,构筑区域性航空枢纽。持续加大日韩航线航班开发力度,进一步做优做强日韩航运优势,打造辐射贯通“东南亚、南亚及中亚和西亚地区—中国中西部—青岛—东北亚”的空中航运走廊,服务“一带一路”沿线跨区域融合与发展。

  处于“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位置的青岛,不仅海陆空全方位实现多式联运,更将建设国际信息港,依托新华国际海洋咨询中心、惠普大数据中心以及现有国际海缆登陆节点等,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型国际数据中心。

  “丝路对话”:

  国家首脑密集访青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表示,青岛将充分发挥陆海双向开放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全方位合作,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争当领头雁、火车头、排头兵。

  实施方案出台之后,青岛市商务局配套出台《青岛市加快“走出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经贸合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经贸合作无疑是串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路径,青岛密集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丝路对话”介绍青岛的投资环境与需求,推动青岛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近期,青岛迎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集访问,柬埔寨副首相因蔡利、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基尔·瓦列里·伊西多罗维奇、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济莫夫、津巴布韦副总统姆南加古瓦、南非副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先后来访,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

  青岛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无限。根据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青岛将建设经贸合作枢纽,并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国家情况,确定不同的合作策略。

  “走出去”已成为青岛的热门词语。行动计划提出,在沿线国家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积极推动海尔—鲁巴工业园、中启胶建柬埔寨经济园区、恒顺电气印尼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以合作建设境外经济园区、设立境外生产基地、参与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与当地开展产业合作。

  与此同时,推进一批双向投资贸易合作项目,启动总投资600亿美元百项重大项目建设,约旦油页岩矿、蒙古铅锌矿、肯尼亚硅土、印尼镍铁矿、吉尔吉斯金矿、马来西亚远洋渔业等境外资源能源开发项目已经提上日程。鼓励企业到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如南车四方中德研发中心、歌尔欧洲研发中心、德才英国设计中心等海外研发中心的建设。

  未来,以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青岛还将深化与日韩经贸合作,争创国家自由贸易港区。推进与日韩在港口运输、现代物流中心等方面合作,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快推动对日韩贸易转型升级,建设中韩跨境电商免税交易展示体验平台,推进中韩船运电子商务业务试点,打造日韩商品集散交易平台,并支持前湾保税港区与韩国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等开展园区合作。

  蓝色高端:

  “海洋+”培育增长点

  千百年前,依靠海洋优势,青岛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华丽篇章;千百年后,青岛再次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样本。

  数据显示,2014年,青岛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51.1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突破20%。根据实施方案,五年之后青岛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

  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青岛坚持蓝色高端新兴导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青岛将加快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启动实施,争取成为海洋合作13国部长联席会议的举办地,在推动沟通协商东亚各国间海洋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集聚国际海洋高端要素资源,青岛以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为载体,建设面向国内外的海洋经济发展合作交流中心,推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等研发机构建设。随着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建成运行,青岛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研活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

  同时,依托青岛邮轮母港,争创国家邮轮经济综合试验区,探索开通山东半岛至东盟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争取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购物免税和离境退税等政策试点。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建设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举办海上丝绸之路航海活动,打造青岛印记鲜明的现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符号。

  目前,青岛正在组织编制“海洋+”发展规划,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加快。随着一大批代表国内外海洋科技前沿的高端要素陆续进驻,高端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青岛的城市新名片。

  服务保障:

  将设“一带一路”基金

  今年上半年,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保持强劲势头,投资项目共备案38个,中方投资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93.5%。

  亮眼的数据离不开青岛良好的服务软实力。根据实施方案,青岛将建设“一带一路”服务保障基地,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融资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一大需求,青岛将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融资服务,为国际基建工程、装备制造产品和技术输出等提供融资支持,引导风投、私募等参与到“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引导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做好外贸企业“走出去”的资金支持,协助开展国际贸易。

  目前,青岛正在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建设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和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通过市场体系建设汇集“一带一路”金融资源。

  投资贸易便利化也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5月1日启动的通关一体化改革中,青岛被赋予“丝绸之路经济带”改革板块龙头地位,沿线的9个省份(自治区)10个海关,实现了通关待遇“十关如一关”,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10个省份(自治区)的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模式改革也已正式启动,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实施,实现“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执法联动”,最大限度促进青岛口岸通关便利,释放改革红利。

  不仅在国内,青岛服务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海外。青岛设立的多个境外工商中心将发挥辐射作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布局。青岛新加坡工商中心重点对接东盟自贸区、南亚经贸合作;韩国釜山工商中心重点对接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拓展与欧盟、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转口贸易合作;德国慕尼黑工商中心重点对接亚欧国家经贸合作。

  梦想已经起航。“一带一路”战略正为这里带来勃勃生机。随着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逐渐变为现实,青岛必将开启一扇扇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发展红利、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

青岛举办世界进口商品采购大会
“双定位”城市的机遇与担当(通商青岛新丝路)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