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深圳白石龙:“三龙”汇聚“小延安”

陈 荻 王 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29日   第 07 版)

  邹家华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年过90岁的黄忠元老人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交通员。
  温文锋摄

  摊开深圳地图,中轴线上,可以看到两条“铁龙”——一条是贯通香港落马洲、深圳福田和龙华新区的地铁4号线,另一条则是即将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在梅林坳,这两条“龙”与另一条“龙”汇聚在一起,这第三条“龙”就是白石龙,一座红色老村。

          

  曾被称为“小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白石龙村有“小延安”之誉,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时,白石龙村地处羊台山山脉与宝安县城、香港的交界之处,虽然靠近日伪据点,但是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游击队指挥部、宝安县委均设在这里。本地乡民仅有20户人家,也积极投身抗战,男女老少踊跃参加自卫队、农会、妇女会和担架队。

  1940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即后来的东江纵队)成立,王作尧率领第五大队创建羊台山抗日根据地,总指挥部就设于白石龙村,并在村后的密林里建立了医院、军械修理所、粮站、电台、报社等机构。全村不分男女老幼全力支援抗日,羊台山地区成为东江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白石龙的地位日益重要。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聚集在香港的大批文化精英危在旦夕。为了营救他们,中共特别成立了白石龙区委,指挥营救接待工作,数百位文化名人得以从香港脱险,并隐蔽在山高林密的白石龙村,等待向内地转移。村民们积极站岗放哨、搭建草寮、救治伤员、洗衣做饭。一些文化名人以草寮为家,在此停留数月,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时势、谈政治,过着艰苦却自由的生活,并把白石龙称做“小延安”。

  1942年在白石龙召开的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军政干部会议,是东江抗日游击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明确了东江敌后游击战争的任务与发展方向,对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0多岁高龄的黄忠元老人至今仍生活在白石龙,1941年,她担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交通员。黄忠元的娘家在香港元朗,组织上安排她到元朗十八乡,将大批枪支秘密运回白石龙。每支枪重7斤半,她一次可以挑8支步枪,长途跋涉运回游击区。文化名人大营救中,她夜里在家煮饭,早上送到山坳草寮给大家吃。说起为什么要加入游击队,黄忠元老人说,当时家里的男人都是游击队队员,作为家属,她也就很自然地要为游击队出一分力。因为经常去山上砍柴然后翻山越岭前往罗湖的东门集市卖,所以游击队的很多药品、绷带等重要物资和生活用品都是她们这些当年去东门“逛街”的女人偷偷买回来的。

  “文化名人大营救”

  70多年前,这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柳亚子、乔冠华等800多位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滞留香港,后被东江纵队安全转移至内地,而白石龙正是他们从香港脱险后的第一站。

  秘密大营救始于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的1941年末,历时3个月,遍及10余省市,从中共中央南方局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从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到中共粤北粤南委员会,还有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地下工作者,他们像一根互相看不见的链条,一环紧扣一环,组成了特别的营救大军。著名作家茅盾曾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从被困的香港,走元朗罗湖线,经青山道口、九华径、荃湾,进入大帽山区,再经落马洲,渡过深圳河,在赤尾上岸,翻过梅林坳到达游击队根据地宝安白石龙村,至此许多文化名人基本脱离危险。无疑,当年的白石龙小村子成了“希望”的代名词。

  东江纵队负责的香港—九龙—白石龙营救路线是抢救文化名人最多的一条线路。被营救的除了邹韬奋、茅盾、胡绳、戈宝权、胡风、廖沫沙和丁聪外,还有张友渔、沈志远、宋之的、金仲华、刘清扬、胡仲持、周钢鸣、张铁生、黎澍、蓝马、于伶、凤子等文化艺术界名人。

  1942年1月13日晚,游击队员兴奋地接到了从香港脱险归来的文化名人。据东江纵队老领导王作尧回忆,营救队伍冲破敌人层层封锁线,经过3天的辗转,第一批文化名人约四五十人汇集到白石龙天主堂,其中有邹韬奋、茅盾、胡绳、胡风、戈宝权、叶以群等。由于当时缺粮,村民一天只能吃两顿稀饭,但大家还是想办法设“宝安香(狗)肉”晚宴,款待饥肠辘辘的来宾。

  第二天,这些文化名人便转移到村旁的深山密林中,住在村民们临时搭建的草寮“招待所”里。他们在那里停留了少则一两天,多则四五十天,等待向大后方转移。邹韬奋、茅盾对游击队的油印《新生活报》很感兴趣,建议将其改名为《东江民报》。邹韬奋亲笔题写报名,还写了一篇社论。茅盾为副刊题写“民声”,丁聪则画了一批漫画。文化名人还利用这一段时间,为游击队员和群众授课,讲文化,讲政治,帮助当地人民提高抗敌斗争的思想水平。

  这次大营救,使大批中国文化界的精英免遭日军残害,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惊心动魄的营救给各位左翼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茅盾、戈宝权、柳亚子、乔冠华等人在解放后还多次撰写文章和诗歌,回忆并纪念这次营救以及在白石龙村的日子。

  经济发展助“龙”腾

  如今,屹立在白石龙村口的“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依然在诉说着那段激荡的红色历史。纪念馆于2005年9月2日正式开馆,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文物最全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位于白石龙社区民塘路入口处。在绿树红花簇拥中,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黄蜡石,上面刻着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纪念馆周边的围墙被修葺一新,加盖了青色的文化瓦。乳白色的墙面上,惟妙惟肖地绘制了一幅幅再现大营救历史的壁画,显露出浓厚的文化气韵。墙角下、围墙边、门口处,种植着数量不少的花卉绿树,景致优美。纪念馆还复原了原建于羊台山上的游击队医疗所、招待所旧址。

  今天的白石龙早已告别了农耕的生活,原本靠山吃山的村民,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白石龙股份公司的股东,过上了靠住房、厂房租金和分红过日子的生活。不过,白石龙人没有忘记悠久的红色传统,现在借着广深港高铁和地铁4号线建设的新春风,在“三龙汇聚”的地方,期待着再次腾飞。深圳北站与白石龙社区近在咫尺,地铁4号线从白石龙穿区而过,交通的便利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建设者选择在白石龙居住,社区四周的新建楼盘也越来越多,因“龙”而生的轨道经济必将再次推动白石龙社区的产业转型和旧城改造。

  深圳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城市。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值得后人纪念并为之自豪的故事,文化名人大营救就是其中之一,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记住深圳的根和当代人的责任。历史告诉我们,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一批又一批民族勇士挺身而出,他们坚持党的领导,紧密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在深圳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今天,传统革命精神仍是深圳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铭记历史,就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为了理想信念努力拼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前进路上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美好的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深圳书城20年营造城市“大书房”
深圳白石龙:“三龙”汇聚“小延安”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