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教材对路很重要(点点滴滴)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27日   第 08 版)

  前不久,我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高湘汉语学校的湘志新老师见面,聊起现在海外中文学校所用的教材问题。湘老师说,一些国内编辑的教材不太适合海外生长的孩子,孩子们学起来没有热情。课外读物也是这样,不少家长利用自己回国的机会,或委托亲朋好友在国内买回一本本中文课外读物,可孩子们好像不太买账。

  分析这种现象的形成,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容,二是形式。

  对于课文中一些和社会关联密切的话题,教材编辑者可能认为很平常,不必过多解释,可对于从小生长在海外,很少回国、甚至从未回过国、同时受年龄制约对中国了解很少的海外华裔儿童少年来说,则是完全弄不明白。

  另外,海外孩子没有学中文的大环境,学中文的时间也与国内学生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导致了海外儿童少年的认知水平和中文水平出现错位。一些小学高年级或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其中文程度相当于国内小学低年级,与他们认知水平相匹配的中文读物他们读不下来,与他们中文水平相匹配的中文读物他们又觉得太幼稚,提不起兴趣。一些家长从中国带回的中文读物中,有很多是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比如寓言、童话故事等,孩子们已经读了英文原著,知道了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所以很难下定决心,艰难地再读一遍中文版本的故事。

  现在不少海外中文学校都使用不止一套教材,在几套教材中选取适合的内容进行二次编辑,其实就是把汉语教材本地化的过程。实践证明,由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这样的教材能比较好地为孩子接受,教起来也比较顺利。这样做需要老师投入较大的精力,但绝大多数中文学校的老师都是兼职志愿者身份,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所以要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地对教材进行二次编辑并不容易。

  在为孩子推荐辅助教材、课外读物时,家长也不要盲目,免得吃力不讨好。湘老师建议,可以把同龄人的作文经过老师批改,剔去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作为课外读物发给学生。在家里,弟弟、妹妹可以读读哥哥、姐姐的作文。相同的成长环境,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兴趣,使得这些由“作文”变身的课外辅导材料十分受欢迎。这个方法简便易行,大家不妨一试。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达6000万。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需求很大。中文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迫切希望国内有关的教材出版机构能深入了解海外不同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发出更多对路的教材。

体验式学习 推高暑期中文热
教材对路很重要(点点滴滴)
怀念好友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
“2015年京港澳学生交流营”开营
东北大学全球公开招聘院长启事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