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筝伴奏的响起,一群小书童出现在舞台中央,以稚嫩的童声将一首首古诗词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风味。他们使用的诵读方式,是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通过吟诵,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汉语诗文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为进一步促进吟诵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搭建一个世界性的诗歌吟诵交流舞台,第三届“中华吟诵周”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传统吟诵传承人、吟诵理论家、吟诵推广志愿者和吟诵爱好者汇集一堂,共襄盛举。原本静谧的暑期校园突然人潮涌动起来。
“中华吟诵周”举办3年,影响力越来越大。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吟诵爱好者,也吸引了来自台湾、日本的吟诵爱好者,他们自发地编排了精彩的吟诵表演,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的魅力。
福州传统吟诵调传人陈侣白先生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尤其是音乐性的魅力,不但要诉诸视觉(文字),而且必须用吟诵的方式诉诸听觉,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以达到欣赏、吟味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他深刻地揭示了吟诵的真谛。长久以来,吟诵在东亚地区的传承始终没有间断。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彼此间的共通之处日益显现,说明东亚地区各国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的支持下,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为核心,全国吟诵界进行了大量的吟诵抢救、整理、研究、教学、推广等工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有1万多名教师经过了吟诵培训,数千所中小学校在进行吟诵教学探索,全国成立了数十个地方性吟诵学会和团体,几乎每天都有地方在举行吟诵活动。本届吟诵周开幕式上,就有来自广州市龙口西小学、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团、河南轻工业学院吟诵团、北京景山学校吟诵团等以青少年为主的吟诵团队。中国国学教育学院院长赵敏俐说:“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吟诵,致力于中华古典诗歌的研究、教育、传播与交流,体会到其中的辛苦,更多的是享受到吟诵的乐趣,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