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23日 星期四

香港最大政治组织女掌舵人李慧琼:

透过现象深层次看香港政治

中评社记者 黄 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23日   第 03 版)

  “一国两制”伴港前行。
  (资料照片)

  香港政治复杂多变,如何看透它?中评社记者日前专访了香港最大政治组织的女掌舵人、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李慧琼表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就是香港回归以来的最大成就,“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验证了当年的决策正确。同时她也指出,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鉴于这个制度并没有先例,港人需要继续摸索,正视挑战。

  

  普选被否决不能否定过去十八年

  身兼行政会议成员和立法会议员的李慧琼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就是香港回归以来的最大成就,这套制度是一个首创,也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创新想法,很有远见,了不起。“回想当时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接手一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50多年的殖民地,而不需要流血和冲突,我觉得‘一国两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她说。

  李慧琼认为,在回归后,香港继续资本主义的运作,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管治香港,从过去殖民地时代,由英国派总督及大量官员来管治,到今日回归祖国18年,香港民主的路一直在走,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香港总体和内地维持了“两制”的分别,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也得以保持,印证了当年的正确决策。

  她特别提出了3个方面:首先,香港的资本主义体制没有因为回归祖国而改变;第二,香港市民、企业仍然享有高度的经济自由,市民享有言论自由、游行集会自由;第三,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一步一步向前行,虽然这一次根据《基本法》设计的普选被反对派否决,但不能够否定过去18年,香港的民主有很大的进步。她反问,从港英时代立法局长期的委任制度,到今日由选举产生,谁可以否认这种进步呢?香港在一个城市里面可以建立终审制度,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和肯定,司法制度独立和法治都是重大的成功标志。

  “一国两制”在港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李慧琼也承认,“一国两制”在香港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香港必定要在国家发展中,在“一带一路”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及作用,推动香港及国家的经济发展。

  她指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面对了很多挑战,因为没有先例,全部都是一个摸索过程。她续称,虽然未必完全是因为制度问题,但挑战确实是出现了,例如香港经济发展、增长和竞争力虽然还是不断向上升,但相对竞争力的优势已经失去,被深圳、新加坡和澳门等城市超过,“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当做看不到”。

  “在现在的制度下,我们还是有管治的困难。”李慧琼又指出,行政立法关系缺乏有机互动,香港当时参考了英国的议会制度,但没有把执政党的概念搬过来,行政立法分开自然就会有矛盾。她又称,虽然香港立法体系在回归后实现了民主大进步,立法会议员全面由选举产生,这自然也引伸到了议会抗争“拉布”、行政立法关系紧张问题,直接导致施政不顺畅。

  而在社会层面,李慧琼则表示,公民社会越来越活跃,网络世界迅速发展,不单是对港府,对所有建制组织都是大的挑战,就算是已经公认有民主制度的美国、欧洲多国都不能幸免。不过她相信,这些不是因为回归,而是当民主化一路向前行,加上资讯越来越普及,还有新媒体被广泛应用所造成,这些都是香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回归后,社会矛盾凸显了,但有政客把各种问题归咎于普选制度未确立,并不公道。李慧琼强调,这次普选落实不了,并不是中央不容许,而是有28票的否决票令普选无法向前行。她认为,普选一日未落实,对于改善香港政局都会有相当难度,“这个问题会继续困扰着香港”。

  普选不可能短期内再次启动

  反对派采取捆绑方式否定政改后,却又马上要求重启政改,对此李慧琼表示,很多重大的政改问题不是某些人随随便便说一句就能做的,现在说什么“重启政改”,就是想推卸否决政改的责任。她续称,对于此次政改咨询,特区政府已经安排了非常充分的时间和平台让各方进行讨论,相信大部分市民会明白,普选不可能在短期内启动的。

  政改表决前在深圳会见立法会议员的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曾表示,要和“泛民朋友”继续沟通,但李慧琼认为,政改遭否决已经成为一个矛盾点,令中央与反对派的关系降到冰点,短期内很难有沟通机会,“我相信长远一定会与泛民继续沟通的,但短期也要让大家喘一口气的,冷静思考一下。”

  在20个月的政改争议当中,多方都提过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但迟迟未能建立,李慧琼认为并非这样。“回顾上海之行、深圳之行,这些就是所谓的平台,但部分人做了一些不必要的政治表演,反应也一般。”她反问,中央建立这种沟通机会的时候,反对派却拒绝认真参与,又说参与者是“自毁长城”,那到底还要不要沟通平台呢?李慧琼直言,反对派需要思考到底是什么阻挡了根据《基本法》设置的普选,以及“一国两制”更顺畅地落实,并面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与中央的关系和互信问题。

  与中央沟通建立互信需持正面态度

  反观建制派,无论是在政改前后都积极与中央官员与中联办沟通,可惜每次都会被反对派及个别传媒批评是去“交代”问题,任由中央“介入”香港事务。

  李慧琼对此表示,中联办每次有什么举动,就被批评是“介入”,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中联办作为中央政府的派驻机构,关心香港,理所应当应该比其他外国领事馆的人跟我们(香港政界)关系更密切。她反问,香港各界要和中央政府有互信关系,但是安排个饭局也被说成是“介入”,那怎么去建立关系呢?

  李慧琼认为,香港社会要对中联办与各界接触持比较正面的态度,才会对整件事有帮助;如果认为中联办请吃饭、茶叙就是“介入”,议员去沟通就是“交代”、“磕头”,这样只会阻碍中央政府与不同党派立法会议员全面建立沟通关系。

鼓励台商在自贸区投资
透过现象深层次看香港政治
义工助香港文物重焕“旧颜”
台湾中小学免费午餐
县市财政“难堪重负”
台湾反思“这个社会怎么了”?
两岸大学生祭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责编:任成琦 汪灵犀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