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雨水有点儿多。监测数据显示,7月19日8时至20日6时,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京津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而南方更是自5月5日华南入汛以来就连续出现十多轮强降雨天气后,这两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均出现暴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大暴雨、特大暴雨。
● 南北降水各不同
南北都有降水,特点却不同。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北方降水分散,连不成片儿且单次降水持续时间短;而南方则相反。
对于近期多地雷雨天的成因,张涛解释,最近南方降雨天气源于从孟加拉湾海上吹来的西南季风携带的大量水汽,给华南地区带来了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而南方暖湿气流越来越活跃,北方气温升高,空气含水量也大大增加,低层暖湿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就容易诱发北方对流性降雨。他打了个比方:“就像烧开水一样,底下一加热,水就会发生对流。”
在山西西南部,很多人还住着传统窑洞。“窑洞墙面在夏季本来就容易潮湿,连下这么多天雨,墙上白皮都掉了,墙面还往外渗水。”世代在黄土高原窑洞居住的黄大爷抱怨道。由于当地居民大都采用原始的“凿渠引水”的排水方式,这两天已有多户居民窑洞内灌了水。
和北方比,本就潮湿的南方更是苦不堪言。在重庆,很多市民的阳台上挂满了未干衣服。王女士的孩子刚8个月大,小孩子每天都要换好几套衣服。这几天,为了晒衣服,家里沙发都派上了用场,甚至把冬天取暖用的电暖气片都拿出来了。
● 各地防汛有高招
为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各地多举措动起来。四川省绵阳市以会议、广播、电视、宣传单、张贴群众明白卡等方式,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江西省利用短信平台、电视、网络以及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天津市利用机器人“小爬”(身上装备高清摄像头、探照灯、流速感应器等智能仪器)检修防汛设施。
此外,防汛应急演练也被提上日程。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鱼子山村是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较多的村庄之一。20日上午10时,村民在地里干活时,村里大喇叭突然响起了“警报”,村干部紧急通知村民:“因连日降雨,鱼子山村龙门湖水库达到警戒水位,并可能发生大山洪,所有村民立即向应急撤离安置点转移。”听到警报后,村民门按照该村防汛避险预案规定路线,分头向距离自己最近的应急撤离安置点转移。半小时后,所有村民汇集到5个安置点内。
● 雷雨天气不肯走
连续降雨天气给各地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从上周的农业气象周报来看,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及华南南部出现强降水,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90.8千公顷,绝收9.1千公顷。江淮大部日照仍偏少三至五成,持续阴雨寡照天气使水稻禾苗素质下降,生育进程较常年推迟5至7天。江南地区则影响到早稻收割和晾晒,对晚稻移栽产生一定影响。
雷雨天气还造成航班大面积晚点。上海虹桥和浦东两个机场曾一天取消123个航班,准点率降至27.89%和12.14%。7月18日暴雨预报当天,北京、西安、珠海、广州纷纷发布航班延误黄色预警,通行能力下降20%到30%不等。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分析表示:“在接下来10天内,北方雷雨天气不会有所缓解,但是具体到各地,情况不一,如23日、24日两天,陕西以及华北西部部分地区降水会间歇性停止。”据预测,在未来一周,华北地区会维持现有降水状况,东北地区降水量则会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