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斋月·开斋节

敏俊卿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18日   第 04 版)

  共进斋饭
  李亚楠摄

  6月18日到7月17日,斋月。从新疆喀什到广东深圳,中国各地穆斯林礼拜、祈祷,分享开斋餐,享受着充分的宗教自由,在祥和的日子里,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开斋节。

  7月1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斋月是穆斯林一年中最尊贵的月份,中国政府充分理解、尊重、爱护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信仰需求和风俗习惯,对于包括斋月期间斋饭的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很多关照。和往年一样,中国穆斯林的斋月斋戒生活进行得有条不紊。”

  ■ 吐鲁番

  大毛拉受邀赴各家开斋

  今年82岁的汗木都拉阿吉家是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老城东门村的一户普通维吾尔族人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满。这个维吾尔族人口占九成以上的村子,有800户近3000人口,5座清真寺。

  7月4日,汗木都拉阿吉家邀请附近的白克加曼清真寺哈提甫艾合买提·肉孜大毛拉阿吉,前来与全家人一同共享开斋餐。

  汗木都拉阿吉回忆说,那天21时57分,随着开斋时间的到来,艾合买提·肉孜大毛拉和他们一家人端坐在堂屋的炕上。在大毛拉引领下,大家共同作起开斋都阿(祈祷)。为了表达对贵客的敬重,他还端上了来自圣地麦加的赞姆赞姆水,炕中间摆放着馕、馓子、瓜果、羊肉、拌面、凉皮等各种美食,丰盛鲜美。

  汗木都拉阿吉说,他一生坎坷,早年成了孤儿,通过做木工艰难地养活了全家。现在,他将自己的工艺传给了两个儿子,他们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了,两个女儿当上教师;9个孙子中,5个工作,4个上学。让他和老伴感到更幸福的是,家里添了6个曾孙。“我们全家人团结和睦,经常团聚。”汗木都拉阿吉很是开心。

  斋月里,艾合买提·肉孜大毛拉被穆斯林家庭轮流邀请赴各家开斋。他说,这些年来,当地穆斯林家庭的日子普遍越来越好,开斋饭都很丰盛。

  ■ 甘肃临潭

  阖家团聚共享开斋餐

  7月17日早晨,地处甘肃省临潭县城中心的马尔力哈吉一家就忙碌开了,精心准备斋月最后一桌开斋饭。由于这是开斋节的前夕,他们还将迎来从成都赶来共度开斋佳节的儿子一家。所以,老人对斋月最后一顿开斋饭格外看重。

  “这是我们全家一年盼着的日子,工作、经商在外的儿女都会回到家里。”马尔力说。

  16时,马尔力夫妇早早站在门口等待着儿子一家,当儿子马舍勒开着小车来到家门口,马尔力夫妇早已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20时23分,随着县城清真寺悠扬的唤礼响起,马尔力带着全家10口人做斋月开斋的最后一个都阿。

  桌子上排满了各种清真美食:油香、馓子、包子、锅贴、炒菜、面片,还有马舍勒从成都带来的新鲜鱼、虾等。家里家具洁净整齐,节日即将来临的气氛弥漫在全家的各个角落。

  “我们常年在外忙碌,一年中只有开斋节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尽尽孝心。”马舍勒说。

  开完斋后,马尔力领着马舍勒等前往清真西大寺作斋月的最后一次礼拜。夜幕下,留下父子说说笑笑走向清真寺的背影。

  ■ 杭州

  中外穆斯林共度开斋夜

  杭州凤凰寺是中国沿海地区著名的清真古寺,斋月的每一天,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穆斯林一同度斋月,除了杭州本地穆斯林外,还有来自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的穆斯林以及来自沙特、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穆斯林,大家集体分享开斋饭。

  7月16日晚上,当开斋时间到来时,大家按时来到清真寺共享开斋饭。杭州本地穆斯林戈东全租用了凤凰寺的一间铺面,平常作为小吃店,一到斋月,他就会提供免费服务,为前来开斋的穆斯林制作开斋饭,所用食材都是穆斯林群众捐献的。

  “凤凰寺一到斋月就设有一个专门的‘斋月举意’牌子,供标注穆斯林提供捐赠钱物之用。这个钱物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为每天来清真寺开斋的穆斯林提供鲜美饭食。”凤凰寺伊玛目杜永波说。

  来自青海的韩拉黑曼说,几年前,他在杭州开了一家拉面馆。往年,韩拉黑曼会在开斋节前夕赶回老家与父母一同欢度开斋节,今年他把父母接到了杭州一起庆祝。“我已经对杭州有了深厚感情,在斋月布施,与大家共享开斋饭,是我们伊斯兰教很可贵的传统。”韩拉黑曼说。

  谈到即将到来的开斋节,他高兴地说,已经准备好了开斋节的各种美食和瓜果,到时候,会邀请阿訇、自己的老乡一块儿欢度节日。

斋月·开斋节
美马斯卡廷中心落户济南
新疆党政要员与穆斯林群众
共进开斋饭共迎开斋节
专家认为泰遣返中国籍
偷渡人员符合国际惯例
国产水陆飞机机身成功对接
中央去年“三公”经费比预算减少12.71亿元
日照燃爆事故明火熄燃
“雪山之王”惊现西藏吉隆
责编:任涛 彭训文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