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数据显示困难不小 六项措施“修炼内功”

中国再出“大招”稳外贸(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18日   第 02 版)

  跨境电商
  尹志烨作(人民图片)

  上半年进出口数据公布不久,国家再出稳外贸“大招”。近日,国务院部署六项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旨在从国内方面改善外贸下行趋势。新措施涉及贸易便利化、鼓励进口、稳定汇率、清理出口收费以及发展跨境电商等领域。

  

  进出口增长有压力

  当前进出口情况不尽如人意。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

  对于外贸低迷的原因,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分析,一是外贸需求持续低迷,出口受到抑制。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仅维持低速增长,外需低迷是影响今年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竞争力削弱。人民币汇率是加大企业出口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口需求不振。四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拉低进口值增速。据测算,今年上半年,进口总体价格跌幅为10.9%,拉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10.4个百分点。

  专家预计,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以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下半年外贸情况有望好转。黄颂平表示,如果全球没有重大的政治经济突发事件,预计下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体情况较上半年要好。其中,出口情况有所回升,进口方面,国内经济有望企稳向好。

  六项措施针对性强

  专家认为,在外需难以提升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修炼内功是这次政策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国务院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们采取国内政策,因为国际贸易我们没法去激活它,因为它是全球问题,但国内贸易应该做好它,这6项措施都是针对国内贸易的,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凤英认为。

  6大稳外贸新举措包括,一是大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动全国一体化通关,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在沿海各口岸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二是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及进口贴息政策支持范围,扩大优惠利率进口信贷覆盖面,加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及国内需求较大的部分消费品等进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

  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业务,扩大外汇储备委托贷款规模和覆盖范围,稳步放宽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债务融资。

  五是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

  六是大力支持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用便利和稳定增长的进出口助力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合作成亮点

  尽管外贸增速有所下滑,但质量正不断提升。黄颂平说,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在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市场多元化、区域布局、贸易主体和产品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都在不断优化和有明显改善。提质增效升级呈现新的亮点。特别是表现在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正在逐步加快。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令人振奋,成为耀眼亮点。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表现好于同期总体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实现两位数的较高增速,这也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黄颂平说。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70多个在建合作区项目,建区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0亿美元,将带动入区企业投资近100亿美元,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可为当地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

中国再出“大招”稳外贸(热点聚焦)
声音
资讯快递
牡丹江:蔬菜基地出口忙
金价下楼梯 可否抄底买(市场观察)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