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谈论互联网思维的当下,剧本的重要性也依旧是大家强调的重点,好剧本是成就经典作品的必备条件。好剧本能够促成人才的出现,能够“造星”;相反,一个文学质量低劣、思想浅薄的作品会毁掉一批人,丢掉很多机会。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认为。
本土电影危机是一个大气候,一个文化现象。它的缓解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也并非某一个导演能完成的。对如今的本土电影而言,放弃年轻观众就意味着放弃了票房。在美国大片频繁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创新来守住我们的阵地。
——演员刘佩琦表示。
从影视业“IP热”中不难看出,在互联网思维浸染之下,影视业本身也正在发生变化。影视剧本的创作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出现了更多粉丝互动与大数据的反向影响。“IP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创作模式,但这种创新如果被逐利的投机资本所绑架,则有可能更加伤害本已脆弱的“原创创新”。过于热炒“IP”的一个后果,是原本水平较低的原创力量可能遭受重大打击。这对影视业而言无异于拔苗助长。
——导演侯孝贤指出。
现如今一些昆曲迷喜欢看青春派昆曲。能够让昆曲年轻化这很好,但它也有负面作用,就是把看昆曲变成了看演员漂不漂亮。对于昆曲而言,演员只有具备更多的生活阅历,其对于艺术的掌控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表达好人物的精神个性。
——江苏省昆曲院院长李鸿良认为。
当下如何在漫天的信息中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影编剧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题材?这恐怕很难有定论,任何题材都可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题材之间并不存在高下之别。因此,电影编剧不能人为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而要更多地和社会与民众联系,在纷繁的信息流中把握生活的主线,捕捉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进行剧本的创作。
——编剧刘恒说。
新媒体对电影的冲击,不仅是载体之间的冲撞,也带来了技术的变革、市场的变迁以及人心的变动。当影像变得唾手可得,电影的专业性壁垒正在化解。因此,电影编剧不仅要有影像观,还要有技术观、市场观。
——影视制作人汪远指出。
近些年大陆新兴漫画家的素质都很好,只要能够坚持创作下去,加上生活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作品就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能够尽快形成一个好的模式,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这个行业。
——台湾漫画家萧言中认为。
(曹馨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