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

古郡千秋(丝路漫话)

汪莉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17日   第 05 版)

  西林古渡口

  漳州古郡府衙
  林宗跃摄

  水,是生命之源。因而,人类总是择水而居。

  福建漳州,我们这座城市的最初,也是从一条河流开始。追溯那些有记载的没记载的印记,历史,有些模糊,有些含混。清晰可辨的,是一条清浊交汇的河流,和江边一个叫做西林的村落。

  从漳州市区往南,在距云霄县城约3公里处,有一块宽敞的冲积平原地带,这就是西林村。相传,西林村原名“青狮洞”,曾是畲族村落,居住着盘、兰、雷氏的族众,他们居住山洞,捕食野味。环抱村庄的几座小山名字也起得古怪,有笔架、龟母,还有畲狗、燕仔、虎、牛,仿佛西游记中的虎怪牛魔龟精雌伏于此,那只凿牙锯齿、声吼若雷、赤眉飘焰的青毛狮子怪呼之欲出。来自中原的军队收复了村落之后,将“青狮洞”更名为西林。

  西林村隶属火田镇。火田镇位于江的上游,古代水运发达,西林古渡头至今仍存在。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研究员介绍说,此地东倚梁山而临海,西有大峰和乌山山脉为屏,北有盘陀岭、蒲葵山为障,便于驻军指挥调度。当年唐军兵分三路建堡驻扎,上营建于岳坑,中营建于西林,下营建于修竹里(今前埔),三营相互策应,形成犄角之势。

  汤毓贤是史学专家,他从地理位置、军事布局进行权威考证,目光可谓穿透时空;而我是凡人,看到的只是眼前山色美景。那些一年到头都有美味水果的山头让我垂涎,而绕村的水,潺湲从容,尤其回望北方那种款款深情,如少女明眸的秋波,美得让我迷醉。

  这绵延千年的江水,来自何方?史料说法不一,有说是平和大溪镇灵通山绝壁下,也有说来自平和国强乡大峰山的山凹中。明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记载:“西林溪水与铜山海潮交接,清浊相混而成章。”而清嘉靖《云霄厅志》表述则为:北溪水浑。南溪独清。虽海潮日再至而清浊自不淆,潋滟成章”。

  有意思的是,无论哪种说法,江水都是由南北两溪汇合,而且有清浊相交而成章。这种清浊两股水源的交汇的奇景,至今仍然可以在西林古渡口清楚地看到。

  世界上会有两条如此相似的河流吗?我常这样问自己。每每站在江边,总会有另一条清浊交汇的河流,向我奔腾而来……因而我固执地相信,千里之外,一条名叫漳河的古老河流,一定与眼前这条江有着某种关联。

  在夕阳古厝影映间,在潺潺流水声里,我听见一句浑厚的带有河南口音的感叹:“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历史,不需要粉饰。喝着漳河水长大的归德将军,血液里盛满中原汉子叱咤风云的豪气,也饱含离家游子难舍的思乡情怀。老母亲在西林,几千将士和家眷在西林,他要给母亲,给幼子,给将士及眷属一个家……

  绥安溪有了新的名字:漳江。漳江和漳河,闽南与中原,因了一位将军,因了几千将士,奔流跨跃两千公里,交汇融合,隔空一体。那一刻,将军知道,回不去了。故乡,已成为有月亮的晚上的一种怅惘……

  如果说,陈政将军当年一声喟叹,把漳河汇入漳江,播下的是一颗乡愁的种子,那么,随着武后的一纸敕令,漳州,从此镶在了大唐帝国的版图上,也同时嵌入了中原87姓子民无尽的乡愁……

  固始已远,漳江相伴。开漳将士们把乡愁化为对新建家园的爱,播洒在闽南这块陌生的土地上。

  在西林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夯墙斑驳风化的方形老宅,据说这就是当年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办公的衙署。环顾四周,残墙断垣间,陈家将士指点江山胸怀社稷的言谈心跳似乎还在回荡,而眼前一片荒芜,斑驳不堪,一根根横梁歪斜交错,静默中透露着远久与苍凉。

  村的东头有座五通庙,相传是唐朝以前原住民所建。原来庙内的石柱有盘、蓝、雷氏捐舍字样,可见唐军入闽时,此地真有畲民居住。陈将军从中原携带汉代名将周亚夫香火至此,塑像供奉于庙中。

  村的北面,是多年前重新翻修的上林圣宫,前殿祀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后殿供奉南海观音。占地1600平方米,终日香火缭绕。人们深信,开漳圣王一直在这里“巡城”和视察,保境安民,而百姓们用自家生产的酒菜牲畜祭拜祖先,让先辈知道后代生活富足,五谷丰登。

  村南边是张氏家庙孝思堂,祀奉开漳将领张虎的后裔张元甫。家庙颇有气派,占地1008平方米,雕梁画栋,镌柱刻楹,悬挂张氏历代进士及职官匾额多方。

  确实,在当地人的心里,西林乃至整个云霄县,是一处圣地。正是陈氏父子入镇闽南,开创了漳州文明的发展史。“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漳州人民以修庙供奉的这种古老的方式,纪念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漳州,奉祀开漳圣王及其将佐的“圣王庙”就有100多座。伴随着开漳府兵的子孙后代移民台湾以及海外的足迹,被奉为“开漳祖庙”的云霄威惠庙,更是香火远播,仅在台湾各地的分庙就达300多座。

  如今,每年一度的“海峡论坛”期间,都有大批台湾的漳籍后裔来到云霄寻根访祖,将军山下,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已举办多届,在台湾掀起一次又一次文化寻根潮。有资料统计,近15年来,前来云霄寻根谒祖的台胞就有8万多人次,到漳州族谱馆对接的台湾姓氏达80多个、数10万人。

  当乡愁不再是余光中先生笔下那一枚邮票、一张船票时,多少人越过了浅浅的海峡,来寻找祖先的墓地,查访自家的族谱,这是乡愁,更是依恋。故土是根,故乡是本,有了根的牵绊,心不再空荡,脚步也不再彷徨。

陕西广泽生物启动新三板上市
秦汉新城书写文创大篇章
延安宝塔区四中高考创新高
严以修身才能执法为民
古郡千秋(丝路漫话)
责编:赵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