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道,当地时间7月1日,奥巴马宣布美国与古巴就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协议,并互设使馆。仅一片加勒比海之隔,交恶长达半个世纪、欲实现邦交正常化的美古双方,恐怕仍将携手共度一段坎坷时光。
玫瑰花园的宣告
7月1日对美洲来说不平凡。
首先,发生了两件小事,一是古巴驻美利益照管处主任罗德里格兹向美代理国务卿布林肯转交了卡斯特罗给奥巴马的信;与此同时,美驻古利益照管处主任杰弗里也向古代外长转交了奥巴马给卡斯特罗的信,确认美古将于7月20日起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和重开使馆。
据了解,此时正值古巴外长访欧,而美国务卿克里也在伊朗参与核谈之际。表面上与领导人沟通的都是代理者,事实上两国在随后几个小时里用各自的最高规格迎接了一个历史性的“拥抱”——
先是古巴没有通过外交部而是直接由政府发表声明,接着奥巴马发表讲话称两国“复交”。
“经过半年来双方代表团的4轮会谈,现在总算有了成果。”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
以冷战为背景,美国在1961年宣布与古巴断绝外交关系;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上演,此后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两国经历半个世纪“马拉松”之后,奥巴马在白宫的玫瑰花园正式宣告:美古邦交向长期正常化迈出了第一步。
“拉美后院”的交锋
从去年12月17日宣布“破冰”到今年4月领导人会晤,美古“复交”走得十分艰难。据《今日美国》报道,5月底美国务院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去除,使两国恢复关系突破了重要障碍。
另一方面,两国使馆的重建得益于古巴驻美利益照管处开户问题的解决。“不叫使馆,是因为利益照管处作为古巴驻美外交机构却没有能在美国一家银行开户,这使签证费难以交付,阻碍了美国人到古巴办事。现在问题解决,重开使馆的道路基本上铺平了。”徐世澄说。
建馆意味着恢复外交的开始,而美国热衷尽快与古巴“拥抱”则有其“特殊”考量。为摒弃冷战“遗风”,奥巴马此前表态“对古巴政策的转变正值我们在美洲重树领导力的时刻。”对此《纽约时报》分析,对古巴的长期孤立已经严重影响美国在拉美的地位。但也有部分人士分析称,美重回拉美“后院”也是为了扩大其对拉美的掌控以制衡俄、中等国在该地的影响力。
另外,奥巴马方面也实在难以放弃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遗产”。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称,先是伊核谈判,又与古巴和解,将成奥巴马的两个最大的外交成果。
此时,面对长期封锁以及国际油价走低的古巴也需要外力刺激国内疲软的经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古巴研究所负责人豪尔赫·杜安尼指出,古巴现在急需资本与经济关系的“多元化”,避免依赖单一盟友。
“半熟”果实难落地
19世纪初,美国当时的国务卿亚当斯曾宣称:“像树上的果子被风吹下必然要落到地上,古巴一旦脱离西班牙,必然并且只能倒向美国。”这便是为人熟知的“熟果”政策。
时过境迁,美古“友谊之树”在今天只结出一只“半熟”而略带酸楚的果子。
美古隔阂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之争。双方在政治体制、新闻自由和民主人权问题上有着根本性差异。奥巴马在致卡斯特罗的信中强调,“复交”是要让美国更多地接触古巴人民以推销它的普世价值。
“实际上,这是奥巴马说给国内右翼势力听的,意味着跟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就是推销美国价值体系。当然他也决定在反恐、防灾等方面与古巴加强合作。”徐世澄说。
破冰容易融冰难,古巴仍对美国抱有戒心。根据英国《独立报》的调查,古巴畏惧美国趁机“买走”一切,掠夺家园。“美古恢复外交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古巴在1日的声明中已向奥巴马提出邦交正常化的筹码:首先美国取消对古经济、贸易封锁;二要归还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三是美国赔偿因封锁造成的损失;四要停止在佛罗里达半岛电视、电台的反古宣传,而美国现在要做到全部还很难。”徐世澄说。
事实上,美古“复交”背后更多的是奥巴马的个人色彩。据美国之音报道,一旦将来共和党上台,美国会否对古巴友好值得商榷。而古巴也不愿就此“附庸”美国,美拉关系仍将维持“控制与反控制”态势。
很明显,美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时代即将结束。但正如西班牙《国家报》评论所说,新时代的开启必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