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

“微时代”文学批评向何处去?(文学新观察)

徐 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30日   第 07 版)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文学批评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文学一道,进入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批评”时代。

  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描述了多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场景。在他看来,热衷于信息社会的人高声通报了一个完美交流时代的来临,即人们获取“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这无疑是现代的馈赠。紧接着,信息的便利更加细致入“微”地落实到每个平凡个体身上,由此带来更加深刻的媒介革命。这便是以“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的“微时代”的来临。这里面当然包含着一系列的人文和美学后果,值得认真思索,而对于我们关心的文学批评而言,新的转机和内在的陷阱也恰恰需要人们仔细辨识。

  “微批评”在简短文字中直抵根本

  “微批评”时代,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已绝难再现,但“微批评”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批评的瘦身版。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体和传播方式,以及新文体背后的批评姿态和解放潜能。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多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因而,批评其实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仗义执言,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虚张声势的延展,更没有长篇累牍的枯燥和食洋不化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大部分“微批评”有较大的随意性

  尽管“微批评”将批评的权利下延到普通读者身上,以捕获非专业人士灵光乍现的时刻,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一语道破天机的神人,毕竟这需要比专业批评更高的概括力和更卓越的语言天赋,且这种能力并非通过学习就可以练就。那些逃离了引经据典、资料索引拖累的纯粹知性和感悟,那些心灵极度自由状态下闪现的思想火花,以只言片语的方式显现出来自然令人叹为观止。

  但需要指出的是,那些基于微批评的原则,以“灵魂在杰作中历险”的方式所生产的酷评,固然可以让人领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犀利、尖刻和酣畅淋漓,但更多的批评活动其实与此无缘。就像人们所谈到的,“微批评”有时候也逃脱不了媒体狂欢的宿命,那些简短、直接,无需严密逻辑就能制造的文字神话,其实能够更加方便地制造一个个“眼球话题”。简洁和犀利之中自然也免不了冷面与冷血,以及用情绪代替判断,用谩骂代替观点,追求发泄的快感。再加上由于文化失序所造成的商业混乱,“微批评”容易在资本的裹挟下沦为成本低廉的市场营销行为,比如越来越多的电影发行部门都会借助“微批评”来进行宣传。那些唯利是图的影评人、混淆视听的大批“水军”以及稳居幕后的网络推手们,利用“微批评”制造网络焦点,操纵民意,形成不正当的商业竞争。由此可见,所谓的“微批评”其实极易悄无声息地充当文化失序的潜在合谋者。

  仔细看来,相对于传统批评的专业性而言,大部分“微批评”的内容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只言片语之中,批评本该具有的复杂思想被极大消解,而沦为一种充满思想泡沫的口水,很难形成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评论。另外,“微批评”又会高筑批评方式僵化的壁垒,致使传统学理性的批评模式被个人化的情绪宣泄所取代。

  “微批评”应与专业文学批评相融合

  作为专业批评的对立面,“微批评”固然有许多鲜活的东西,其自由与随意所塑造的“焦点”和“热点”往往也能抓住人们的眼球。但不可否认,其间大量充斥的蜻蜓点水、嬉笑怒骂和不着边际也是极为令人失望的。批评毕竟不仅仅是要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或者仅仅乐于阐释,而是批评家借由认识这个世界、并经由身处的这个世界来反观自我的方式。因此批评从来都不是判断或鉴赏某个作品,而是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和分析,进而打开这个隐秘而荒谬的世界的一角。它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纹路和肌理,虚构的世界里那些博大的人物内心,抑或如深渊般无比幽暗的人性本身,而是整个丰富而驳杂的外部世界,在更高的意义上阅读历史和社会。

  面对“微时代”文学批评碎片化、表象化,批评纯度被稀释的现实,如何将其与专业文学批评相融合,便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一方面,专业批评家不可以忽视“微批评”的存在,而应将其充分纳入自己的视野,从中发现更多批评资源、批评视角和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微批评”也应加强批评的专业性和学理性,以提升学术品格和权威性。就其融合而言,专业批评者则要以“外地人”的谦虚态度,向微批评的“土著们”学习,倾听他们几乎是本能地使用着的“土著理论”,然后将它们加工成专业意义上的“微文学”批评话语。经过加工之后的这套“微批评”话语便既是地道的“微时代”的批评表达,又惊人地达到了专业批评的水准,由此形成专业批评与“微批评”之间理应构成的对话关系。

  总之,无论“微批评”还是专业批评,米歇尔·福柯关于批评的梦想或许是我们大多数批评者共同追求的方向。他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过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批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

一个中国少年在美国的拼搏(非虚构)
“微时代”文学批评向何处去?(文学新观察)
咏大海(外二首)
致力营造诗人的家园
《心会痛,才算长大》表现成长之痛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