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昆明西山区南端有一片特殊区域——海口,它是云南工业发源地之一,是以磷化工、光学、兵器、轴承、精密机械加工等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中国第一挺机枪、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云南第一袋水泥都产自于此。这里磷矿资源丰富,磷矿石储量约2.8亿吨;滇池西岸的白鱼口,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有名的旅游疗养胜地;作为云南省57个省级工业园区之一,它还是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规划中昆明西城重要的工业片区。2013年1月,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海口街道办事处实行“园处合一”,创新机制更为园区的发展增添动力。
“园处合一”管理新模式
2013年11月,海口街道从原中滩街搬迁至园区合署办公,“园处合一”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以西山区发展改革局、区经贸局为开端,数项与园区相关审批权限和服务职能逐步下放,企业办事不用再来回奔波,时间成本得以缩减,“办事不出园”的目标已初步实现,行政效率大幅提高。
“园处合一”,整合区域和行政资源优势,降低行政成本,优化干部队伍,实现编制资源共享、人员统筹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街道与园区“两张皮”现象,行政效率得以提高。海口工业园区管委会管辖面积包括32.34平方公里与原来海口街道办事处174.37平方公里,实现管辖区域的合一,为产城融合发展、配套服务园区奠定坚实基础。长期困扰海口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海口街道得到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园处合一后,本着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干部队伍、内设机构全面整合,真正用“一家人”的思维全力实现干部职能、工作任务、考核机制的合一。
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自实行“园处合一”以来,海口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职能的平稳过渡,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同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均快速增长。以2014年为例,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15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95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2.8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890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605元,同比增长13.2%。
海口新城、云内动力昆玻异地搬迁技改项目、改装客车搬迁暨技术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及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易地技改项目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为园区发展储备力量。3个重点项目拟用地1022亩,总投资约24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5.6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所在片区空地的征地协议签订工作。云天化集团与以色列最大的化工企业以色列化工集团于2014年12月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同时,合作后整合的子公司海口磷业、三环子公司及天创科技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全面长期合作,将全面提升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光学片区建设项目的主体建成,部分投产。目前引进7个项目,4个项目厂房主体完工,1个在建,其中昆明勋凯瑞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光学仪器生产、研发项目及昆明市金马友协印务项目投产。
基础设施加快配套
为解决园区内部道路循环,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品质,园区基础设施中的主通道,2号路北延线一标段道路设计为全长1160米,宽34米,项目已完成780米的路基、路面、路缘石、人行道、给排水、弱电、燃气管道的施工,现正在进行最后300米路基换填和管道施工,同时正在进行最后2户居民房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等工作;一座日供20000立方米工业取水站正在进行项目用电配电房的建设及设备安装,年内可投产使用。正在建设的1758套基础配套公租房年内可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入园企业产业职工的居住配套问题。
品质城镇日益形成
“园处合一”对于推动海口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园区建设转变为产城一体化建设,不仅提升海口的城市功能,更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一体化建设。
工业化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昆明市把海口定位为“工业新城、城市新区”,把海口新城的城镇发展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园区和城镇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发展。海口新城项目的建设对配套园区发展、带动产业片区转型升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500亩,目前一期1300亩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并已启动131亩用地建设,二期建设也将结合实际在年内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