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中国首次《古象雄大藏经》 汉译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召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23日   第 02 版)

  本报电 近日,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京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西藏昌都孜珠寺联合完成,预计历时10年之久。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在中国社科院聚集一堂,对《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展开热烈讨论。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做了开题报告,他详细阐述了“《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的重要价值,首次汉译与研究对于揭示古老的西藏文明所承载的深远意义。

  据与会专家介绍,象雄文明是横跨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的古代文明,在吐蕃王朝开始(公元7世纪)之前,青藏高原的本土文化主要由象雄文化构成。象雄古国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羌同”、“羊同”。据《世界地理概说》记载,象雄西至大小勃律,即今天的克什米尔,南至古印度和古尼泊尔,是东亚和南亚等地区民族迁徙的必经之地。象雄王朝统治着广阔地域,发明了象雄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象雄文化。

  古象雄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曾辉煌一时,展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随着历史的变迁,古象雄文明一度湮没,该项目通过对其经典文献,被誉为古象雄文明“活化石”的《古象雄大藏经》的汉译和研究,铸造一把打开古象雄文明精神宝库的金钥匙,以重新展现古象雄文明的绚丽光辉,进而挖掘这一古老东方智慧对于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精神价值和思想启迪。

  作为象雄文明的重要载体,《古象雄大藏经》植根并产生于青藏高原,全面记载了象雄文化的古老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天文地理、艺术科学等成就,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全景式反映象雄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象雄以及西藏文化研究无法绕过的文化高地。

  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于2014年11月正式将《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主译师西藏昌都孜珠寺住持丁真祖普俄色活佛系统介绍了象雄文化和《古象雄大藏经》的相关情况。他说,象雄文化的国内传承地主要在西藏的那曲、昌都、四川的安多等地,这些地区绝大部分民众都信仰象雄文化的精华——雍仲苯教。作为项目实施方之一,西藏昌都孜珠山的孜珠寺有30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古籍和古迹,是极其珍贵的象雄文明标本地。

  项目专职秘书长益西女士就项目所面临的难点做了报告,并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襄盛举、共同努力完成此次千秋工程。

传承丝路精神 守护千载文明
中国首次《古象雄大藏经》 汉译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召开
责编:孙懿 马铱潞 邮箱:rmr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