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正 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18日   第 05 版)

  路边遇到发小广告、传单的,我一般不会拒绝。看到墙上的“刻章办证”“老中医”,我常会想起13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

  只因在高考志愿填报表上多打了一个对勾,便从自动化专业“沦落”到广告学。对 “是否允许调剂志愿”,我选择了允许。后来得知,学校刚创办第二年的广告学专业招不满人,就只好调剂别专业的学生。

  在一个舅舅看来,广告学是刷小广告、发传单、县城电视台卖农药之类的工作,并不好看,不如学门技术。他在村里务农。家在县城的高中副校长安慰我说,广告学好啊,“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光这句广告语,就价值7万。在市里工作的一个亲戚则道出了一句名言:在美国有个说法,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看待广告这个行当差别如此巨大。有人视之如疥,有人甘之如饴。他们都是旁观者。我不愿复读,广告学成了我的宿命。

  当我并不喜悦地来到北京、看到石景山区略显苍黄的天空时,已经秋天。那时候首钢还没外迁。几个月后的次年春,北京爆发非典,学校小广场上贴满了抗击非典的招贴画。学过4门文科数学,我平均97分;偏美术类的课程,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分都不高;后来参加几次广告大赛,无一获奖……就这样,毕业了。

  后来读研,再毕业,我并没有从事广告,而是踏入新闻行业。进报社不久,一个老同事就说,你和一般同事不一样。

  我常提到一些词汇,“定位”“独特卖点”“受众”“文案”“口号语”,这些是广告术语。写一篇稿子之前,我首先会考虑写给谁看(定位),我这篇文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独特卖点),我的稿会有趣吗(文案),标题能抓住人的眼睛吗(广告语)?我还把做广告策划的思维带入到新闻选题策划中,用课堂上学到的Smart法则管控一组选题的策划、采写、落实整个流程。

  有次吃饭,一个日本朋友得知我学广告学并没学以致用,却从事新闻工作,表示不解。我告诉他“广告是为产品做广告,而新闻是为国家做广告”,他似乎一下子懂了。

  我慢慢理解,广告学本质上是教会我一种思维方式,教给我为一个产品讲好故事,让人产生认同和购买的愿望。现在我们要把中国的“四个大国形象”,把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把“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四个全面”“三严三实”“五位一体”讲述给世界听,本质也是为中国做广告。

  13年过去,人们对广告的认识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学也已从一个时髦专业转变成为很多高校的标配。广告还成为一种话题来源、生活方式。前阵子,《人民日报》4个版大片留白、只有一个“二维码”的广告,让人看到党报可爱并善于创新的一面。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是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的代表作,他将广告以及整个行业的睿智见解付诸文字。本文借用他的标题,一是向他致敬纪念曾经的广告学岁月,二是因为从事的另一种层面的“广告”事业。

  我想用大卫·奥格威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以自励:杂志编辑是比干广告的人更好的传播人员。这,也是我的努力目标。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广告: 从“狂轰滥炸”到创意情怀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