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

太极黑白(随笔)

刘英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16日   第 07 版)

  鉴赏中国之色彩,必始于黑白。

  黑白,乃乾坤初定、人文初始之色,亦宇宙“原色”。

  她是中华“百经之首”——《易经》之太极图(“阴阳鱼图”)的颜色。“阴阳鱼图”乃《易经》“徽标”。中华文明的“主杆”靠“四书五经”营养,其中的《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她的一切的一切,均可在《易经》中找到基因。以前不懂《易经》者休想考秀才、举人、进士。百年来批判“四书五经”,当今国人多已不知《易经》为何物,但“阴阳鱼图”却扎根在国人的眼中。

  “无极”生“太极”。“无极”之时,宇宙一片混沌(不辨颜色)。很骄傲,国人很早就认知了宇宙“原色”。

  不,不仅仅是“原色”。

  太极图,中国古代概括阴阳易理和反映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图:外圆象征太极,内以S曲线分黑白环弧形,白中一黑点,黑中一白点。黑为阴白为阳,象征阴阳互根;环弧形如两鱼交游,以示阴阳变化循环不已。

  今人认为太极图是对“波粒二象性”的概括:其圆形是粒子性,中间S曲线是波动性;还认为:太极图为宇宙天体球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其中两个小点为定南北向之用,S形曲线是日、月、五大行星等天体运行轨道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图示……见解有争议,却证明太极图生命永恒。

  太极图的黑让我联想到“黑洞”、“暗物质”之黑,代表阴、柔、地、水、月亮、女、坤、夜、负、被动、黑暗、死亡……古代中国文化,黑色是北方的象征,代表五行之一的水,水是生命的起源,但又与死亡同行——仅此也可见国人的辩证思维之先进。太极图的白让我联想到“白矮星”、“恒星坍塌”之白,代表阳、刚、天、火、太阳、男、乾、昼、正、主动、光明、新生……国人讲到黑白,黑在前白在后,因混沌在前明朗在后。这正如讲阴阳,阴在前阳在后。

  《易经》是一部世界性的哲学巨著。太极图是国人认知大千世界的起点,国人性格的基因,中华文明的密码。这个起点如此黑白分明,一如国人的仁义礼智信的旗帜鲜明;这个基因如此鲜活有力,一如国人的辩证思维、兼容并包;这个密码如此古老神秘,一如中华文明的悠久深刻。因了这黑白起点、基因和密码,中华文明方源远流长、五彩缤纷、生生不息。

  认知了黑白,才能分辨其他颜色。黑白比红黄蓝“三原色”更“原色”。中国之黑白,非简单之色。

欧洲人的板蓝根(散文)
文学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太极黑白(随笔)
警惕儿童文学系列化走偏走样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