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尔滨市旅游、文化、节庆、会展、体育等活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具有历史传统的冰雪节、哈洽会、哈夏音乐会、啤酒节等几大品牌已久负盛名。2011年,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在此基础上,2012年年初,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整合和盘活全市的夏季资源,打造融旅游、文化、经济、会展、体育等元素为一体的城市夏季品牌“综合体”——“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即从6月初开幕到10月10日结束,以“湿地节”、“啤酒节”、“哈洽会”、“哈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等板块为主,期间开展百余项旅游、文化、经贸、体育等活动,形成贯穿整个夏季的活动组合,今年是第4届,已经成为该市夏季的城市新名片。
自活动举办以来,取得了很好效果。一方面,实现哈尔滨夏季旅游快速发展。从这几年情况看,伴随着这一夏季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产品不断丰富,让哈尔滨的夏天热闹非凡,节日连连,精彩不断,极大地搅热了哈尔滨市夏季旅游市场,哈尔滨夏季越来越吸引旅客的目光,成为夏季旅游热点城市之一,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避暑旅游城市,去年上升到第一位。另一方面,借助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一是推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二是借助活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旅游文化是一个大产业、一篇大文章。举办这次系列活动为该市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把四面八方的客人和投资者聚拢来,把旅游文化领域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促进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从长远来看,必将为该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借助活动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哈尔滨具有异域文化特质、音乐之城文化基础和热情奔放的城市性格,文化底蕴深厚,早在1994年就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举办这个活动,能充分展示哈尔滨城市的特质,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禀赋,把哈尔滨音乐文化、历史文化、金源文化、红色文化等城市文化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增强哈尔滨市特色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促进哈尔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四是借助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冰雪节为代表的“哈尔滨之冬”已经打出哈尔滨市冬季名片。通过整合做大哈夏音乐会、哈洽会、啤酒节、湿地旅游文化节等众多品牌,打造“哈尔滨之夏”城市夏季名片,实现冬夏双轮驱动,进一步擦亮“冰城夏都”城市名片,哈尔滨的知名度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活动的举办把分散的夏季文化品牌变成一个集成品牌,进行综合性、“打包式”的宣传,向外界广泛推介哈尔滨,扩大哈尔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使哈尔滨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可以说,这项活动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2014年全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6.7亿元,同比增长17.7%,旅游产业收入已接近全市经济总量的1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借助迷人哈夏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全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了哈尔滨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度,真正让哈尔滨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哈尔滨,有效地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特别是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把旅游工作摆在更高的位置,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4年,省市领导多次参加旅游宣传活动并亲自进行推介,亲力亲为推动黑龙江和哈尔滨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面临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就在不久前,5月25日举办的2015·黑龙江湿地论坛暨夏季生态旅游产品推介活动上,省领导又一次提出加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为此,今年哈尔滨市确定了夏季旅游的总体思路是“16432”:即确立“万顷松江湿地哈尔滨”1个夏季旅游营销主题。重点打造太阳岛、呼兰河口、伏尔加庄园、金河湾、白渔泡湿地公园、滨江湿地等6个湿地旅游景区。完善和新建4个码头,其中完善道里区通江街湿地旅游码头,主要用于上游湿地景区航线及江上航游线路使用。复建太阳岛三联码头,改造后作为太阳岛湿地旅游码头,主要用于松花江南岸至太阳岛航线及太阳岛景区湿地游航线使用。完善道外湿地旅游码头,主要用于江上航游和下游湿地景区航线使用。恢复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码头(原游艇俱乐部码头),主要配合岸上设施,打造松花江湿地旅游地标性景观。按照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和四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在原有基础上,主要推出3套组合共16条湿地旅游精品线路;同步推进线上、线下2大类营销举措,推动夏季旅游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