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赴德国进修,通过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订阅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当时,她成为我了解国内外新闻及文化专题的唯一中文报刊。在过去的20多年间,海外版陆续刊登了多篇缅怀我伯祖父王国维和祖父王国华的报道和忆文,这些文章观点清晰、文风朴实、形式生动,不仅唤起我们王家后人对祖辈的敬仰之心,而且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历经27载,海外版早已成为我的知音和挚友。
众所周知,王国维是著名国学大师。近年来,海外版推出多篇探讨国学及有关当前海峡两岸国学交流的佳作,其中《走进国学》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该文从内涵到外延,从源头到发展历史,对国学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证,其结论是:伯祖父国维公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治学思想转化吸收到他的美学理论之中,使国学进入了“中西学交汇融合并发出灿烂的火花”的阶段。这些文章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国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去年海外版发表的《习得》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具有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中的“治学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国家领导层的新气象。《习得》一文亦使我重温起年幼时家父谆谆教导的治学三阶段:“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回想过去,家父王辨明在治学方面一直是我们儿女的榜样。他生前就是以“治学三境界”为座右铭,看准目标,兢兢业业,穷其一生,成为中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海峡两岸长期分治的状态曾让王家二代人被分隔在两岸数十年不能相见。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以来,居住在海峡两岸的王家后代都与海外版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9月,我专程赴台湾看望了居住在台北的堂姑妈王东明,并叩拜长眠在台北内湖的祖父母。东明姑妈是国维公的长女,尽管她老人家已101岁高寿,仍硬朗、乐观和健谈。当我们谈起海外版刊登的“清华大师后人说大师”一文时,姑妈高兴地回忆起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陈力俊校长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她参加在新竹举办的“忆清华名师”演讲会并鼓励她撰写回忆录《百年追忆》的情景。记者在演讲会现场专访了姑妈和国维公的曾孙王亮,并很快见诸于海外版的报端,使得我们这些海内外的亲人们及时地分享到了演讲会的盛况。
在与姑妈亲切闲谈中,我也详细地了解到我祖父王国华在抗战时及在台湾30多年的经历。国维、国华二公幼年时就一起赴上海读书,国华公曾忆到:“时先兄才十一耳,诗文时艺,早洛洛成诵。”祖父国华大学毕业后任英文教师,伯祖父国维英年早逝后,姑妈回到海宁读书,多跟随着我祖父母。“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日寇从杭州湾登陆,战火逼近嘉兴,身为省立二中校长的祖父带着家人及学生冒着日寇的空袭搬进上海租界内。当祖父看到很多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失学时,就在他的学生、莎士比亚大师虞尔昌等帮助下,拿出积蓄创办了浙光中学并担任校长,姑妈兼教师。珍珠港事件后日寇侵占了租界,祖父坚决拒绝日伪奴化教育,停办了中学,奔赴大后方。
姑妈还向我讲述了海外版刊登的“台湾妹妹要回家乡看看老墙门”一文中所提到的祖父赴台后的一些往事。1980年祖父逝世后,台大外文系设立了王国华奖学金以纪念他教育救国兴国的精神。祖父桃李满天下,杰出学生包括著名作家茅盾、金庸,书法家陆维钊,台大前校长陆志鸿,香港实业家查济民,中科院院士汪胡桢等。
祖父的爱国热情也融入到父亲的血液里,1940年,父亲加入贵阳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北路东线第三区队,任战地医生,投身于抗战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受祖辈的影响,爱国情怀已在王家后代中扎下了根。
在海外版即将迎来她30周年华诞之际,我由衷地感谢“我与海外版”栏目为抒发两岸骨肉情所搭建的精神桥梁,并衷心地祝愿《人民日报海外版》为弘扬中华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历:
王钢,1982年获武汉同济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该校药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药理毒理研究所进修,现任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脑智研究所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