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02日 星期二

“涵养大国外交的精气神”

——第十三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讨会侧记

何思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02日   第 06 版)

  图为本次大会开幕式。
  卢云开摄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概念。他强调,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齐聚:共话大国外交

  5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是本届大会的讨论焦点。

  “‘大国外交’战略的提出,是历史必然,今天的中国已处在世界各种事务舞台的中心点,开展大国外交是中国人必须要做的事情,它顺应了历史潮流。”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一方面要努力推动大国外交的开拓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良心、有毅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将会用好想法和好建议,助力大国外交道路畅顺。”

  主题报告会上,7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当前的中国对外政策和中美俄大国关系》《中国大国外交如何炼成?》《国际体系转型与大国战略博弈》……

  厅堂里,明亮宽敞,古色古香。坐席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场关于“大国”、“外交”的思想盛会正在这里发酵。

  溯源:继承与创新

  中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是我国外交领域开创新局面的重要缩影。

  其实,我国外交工作的蓬勃发展还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前驻埃及、沙特大使,中东特使吴思科回忆道,那时他刚刚参加工作,那段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要有中国自己的外交学’——作为中国外交学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走向世界、立于世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之后,它依旧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中国外交方针既有一脉相承,又有革故鼎新。继承,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而创新,正是今日学者们共议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念。

  “弱国无外交,国家兴外交兴,外交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紧贴国家外交战略需要,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同行。”在谈到大会主题时,中联部教研室副主任周余云更是生动而有力地展望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包括价值理念、制度底色、民族风格和大国气派等四个方面;要涵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气神,在外交实践中更要树正气不搞邪气、讲大气不要霸气、有静气不去斗气,在国际社会展示当代中国外交的气派,形成中国外交的气场。”

  展望:中国与世界

  正是一代代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使得“中国智慧”得以向世界展示全新中国。

  在分组讨论中,专家学者们围圆桌而坐,《“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新思维》、《大国的小国外交》等一系列主题演讲更将不同组别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吴思科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亲身经历,从与卡塔尔、伊朗、科威特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交流往事中生动地流露着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期待。

  齐话时代变化,共议大国外交,展示中国形象,展望美好未来。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承载下,“中国智慧”定将在世界外交舞台锻造别样的东方之魂。

美国把南海问题带入“安全困境”(评论)
“秀肌肉”成家常便饭(观察)
脑洞大开的“智慧眼镜”
“涵养大国外交的精气神”
匈牙利儿童欢度国际儿童节
责编:张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