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科教兴国

海外学人共追梦

张家伟 林小春 蓝建中 郭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5月18日   第 06 版)

  在“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中,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王禹向来访的海外学人着重介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海外人才的科技成果。
  来源:北京海外学人网

  今年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周年。20年来,大批海外华人学者以交流、兼职、合作研究乃至回国等不同方式,参与中国科研创新事业。在这一历程中,他们的学术追求之梦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找到了契合点。

  开放交流育人才

  作为早期出国追求学术梦想的一代学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郭毅可见证了过去多年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下众多海外华人学者的奋斗史。

  郭毅可说:“国内学者出国交流,有利于建立国内外学术沟通的桥梁,进而促进国内各领域的科研水平提高。中国学者和世界的广泛合作对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

  1987年,这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生来到陌生的英国。28年间,郭毅可凭借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成为帝国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并出任该校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对他来说,海外成功的轨迹从来没有偏离祖国的发展,“中国梦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现在,郭毅可从事的多个科研项目与国内高校、企业有密切合作,他们与浙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得到国家支持,被确定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资助项目。

  郭毅可说,中国“在人才政策上是很开放的,积极鼓励国内各高校、企业聘用海外科学家,将国际人才引入国内,这种思路是非常值得倡导的”。

  制度创新蕴机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认为,中国国内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对海外人才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杨培东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院长,他已经帮助上海科技大学招募了二三十位科研人士,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杨培东说,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到上海科技大学工作的外国学者有很多,这些海外学者把到中国工作视为“一个机遇”。

  杨培东说:“创新跟制度很有关系。上海科技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实施常任教授制度的大学。一所新的高校,可以从头试验这样的制度,做一块试验地,看看能不能成功,成功的话可以推广。”

  对于中国科研环境,他认为,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已经很好了。杨培东说,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已有许多科研成果,但如果把科研软环境建好,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会越来越多,“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广阔前景引青年

  如今,德国约有2.5万名中国留学生,几乎占到外国留学生的1/10。德国也成为海外青年科研人才回流的重要基地之一,2014年共有40名在德国留学或从事科研的中国学者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人数居全球第二、欧洲第一。

  留德青年学子归国意愿更高,因为他们看到,自己事业的未来还是在中国。

  即将回国工作的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王旭东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博士后。王旭东在德国从事科研时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德国企业采用,产品成本仅400欧元(约合2800元人民币),却以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中国企业。这件事让他感到痛心,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机遇,坚定了回国发展的信念。

  德国马普聚化物研究所的博士后薛建龙同样是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他说,他从事的仿生黏附技术研究在机器人、高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德国的研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希望,归国后利用祖国提供的优厚条件,与团队一起,在这项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20年来,中国又陆续提出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海外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实现梦想。此外,科研创新在国内各行业更受重视,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人员更受尊重,正使中国成为海外科研人员理想的“追梦之地”。

  (据新华网)

海外学人共追梦
蓝领技工:华人就业新选择
中国元素闪耀五月
侨校老友重聚首
八旬归侨捐10座雷锋雕像
北京台湾乡亲组团访京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