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江是一条巨龙,那么位于长江入海口的舟山就是“龙睛”。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调研时,明确要求利用舟山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构想,舟山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传统到现代:一个海岛城市的新课题
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成为首个国家级海洋经济新区。能否成为拉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能否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对舟山这座群岛城市来说是个新课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则是新区转型的重头戏。打造江海联运核心港区,建设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基地,优化船型和运输方式,发展江海联运现代服务水平……这成为舟山的“一号工程”。
记者站在嵊泗小洋山港的山顶眺望:一座蜿蜒32公里的东海大桥,把这里与远处的上海港连接起来。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南侧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接近1500万标准箱,与上海港联动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另一边,面积2.17平方公里的北侧港区一期围垦工程建设也正如火如荼,不久之后,将形成7.2公里的岸线资源,成为江海联运核心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不远处,还有世界最大的矿石中转港——马迹山港,这里卸载的铁矿砂60%供应上海宝钢。前不久,这里刚停靠了30万吨级货轮。
“港、景、渔”,一直以来都是舟山引以为傲的3张名片。记者一路走过舟山的10座岛屿,发现对这里的建设者们来说,忙是常态。如今的忙碌,正是为了把这片曾经以捕鱼为主的东海群岛,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新区。
线下到线上:“互联网+舟山”的无限可能
舟山人与时俱进。这里的远洋渔业、港口物流、海岛旅游等传统产业都注重着力打造“互联网+”模式。
早在2011年,全国首个远洋水产品交易中心就已在舟山出现。登陆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的网站,秘鲁鱿鱼、阿根廷鱿鱼等远洋水产品最新的挂牌价格、挂牌量、交货量、交货地点等信息一目了然。
“互联网+远洋渔业”的新形式彻底突破了传统交易模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诸多局限。
“用户只要成为交易中心的注册会员,就可以在这里获得最为及时的价格信息,这里交易的远洋水产品价格统一,质量都经过严格的监督检查,银行第三方监督支付的形式也将大大保证交易资金的安全。”中心总经理马国骅告诉记者,去年中心水产品现货交易量近20亿元,今年预计还将增加10亿元。
江海联运信息平台也即将成型。舟山市港航管理局正与长江航运管理局信息中心展开合作,搭建一个江海联运的“淘宝网”。今年年底,有关江海联运的大数据交换模型就可能初具雏形。
“浅蓝”到“深蓝”:争做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
近海,是“浅蓝”;远洋,是“深蓝”。这些年,中国从“浅蓝”走向“深蓝”的步伐愈发坚定,而舟山一路都是走在前列。1985年,4艘渔船从舟山驶向大西洋,由此拉开我国远洋渔业的大幕。30年后,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又于今年4月落户舟山,一支现代化的远洋渔业船队也即将组建。南美、东非……舟山人的眼光放得很远。
舟山海洋与渔业局陈斌说:“远洋渔业涉及国家的海洋权益、经济利益、食物供应安全、资源和外交等战略,利用远洋渔业合作的契机加强经济交流的潜力非同寻常。”
不仅是发展远洋渔业,国际物流枢纽、国际邮轮码头、国际生态休闲岛都正在建设中。
今年10月,首届世界海岛旅游大会将在舟山举行。届时,世界各大著名海岛旅游城市及旅游机构的代表将聚集于此,共商搭建海岛旅游国家和地区互联共赢的大平台。
广阔蔚蓝的海洋给舟山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舟山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如今的舟山是一群充满魅力的岛,也是一座蓄势待发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