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人对“巧实力”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往远看,它跟2000多年前孙武提倡的“不战而屈人之人之兵”思想是一致的;从近处说,自打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巧实力”不仅成了美国政府官员挂在嘴边的“常用词”,更是美国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那么,何为“巧实力”?为什么要用“巧实力”?怎样使用“巧实力”呢?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名誉教授且有“软实力之父”之称的约瑟夫·奈在新书《巧实力:权力,个人、企业和国家》(中信出版社出版)中一一解答。
约瑟夫·奈是一位能够引领美国“领导潮流”的学界、政界巨擎。他最早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旋即成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在本书中,约瑟夫·奈结合历史典故、商业案例、心理学研究等多种不同角度,在深入全面地探讨了当今世界领导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巧实力”概念,并以此探讨领导的类型和技巧、群众的需求,还从道德和效率角度来分析好领导和坏领导。他指出,最有效的领导者实际上是那些根据不同环境以适当比例综合使用软硬权力的人,这种领导风格就是“巧实力”。他进一步认为,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是力量的基础。
美国政府由多个持不同观点的部门和个人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部门利益和政策目标,彼此竞争以影响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约瑟夫·奈抛出的“软实力”、“巧实力”能击中人心?我想是因为他的“新概念”并非巧妙地从词汇运用上获得“联想”和“扩散”,而是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分析与判断后,向美国领导人提出了大刀阔斧改革的希望和一种治国方略。奈把新概念拆成两三个意义,将其融入到情节段落中,给读者造成了丰富、交迭的意象效果。如在“爱因斯坦为什么不是领导者”的章节中就说到:“领导者和领导这两个词有着各式各样的定义,领导者要指导他人,对他人负责,让跟随者循之而动;领导则意味着为了某个目的把人们动员起来。”并举例说,“假设一群孩子里面有个小女孩,她先是坐在游泳池边,然后跳下水去。如果别的孩子不跟着跳下去,这个小女孩就算不上是领导者。”译者将“领导者”和“领导”掰开,以使读者更清晰理解其意。
约瑟夫·奈虽然不失时机地对亚历山大、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和丘吉尔等数十位有影响历史人物的领导作用进行了深刻阐释,但没有忘记提醒我们,当今世界是网络化的世界,即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重要枢纽,都有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由此,他得出“在扁平网络化社会中,横向影响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就需要灵活松散组织环境中的非权威型领导”的结论,也即:“巧实力”就是掌控未来世界的领导力。
那么,怎么使用“巧实力”?约瑟夫·奈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环境智慧”。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手段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两拨千斤”、“用巧劲”等。当然,对什么时候用“硬实力”、什么时候该用“软实力”,或者说软硬实力各占几成、孰先孰后、节奏分量等,作者也无法给出清晰明确、直截了当的答案。所以他在书中一再称,领导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