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泛娱乐化”饱受诟病,兼具文化底蕴、益智、好看、开心等多种特质的电视文化节目陆续涌现。目前陕西卫视周日晚播出的《唐诗风云会》就是着力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档人文综艺。作为全国首档唐诗文化益智节目,其通过电视的艺术化呈现,激活了唐诗的经典魅力,也拉近了古老文明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重品唐诗 梦回唐朝
扭曲变形的面孔,捂住耳朵的双手,还有身后同样抽象的蓝色的水、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蒙克的名画《呐喊》在节目现场缓缓铺开。片刻寂静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等诗句伴随选手的讲解吟出,带领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诗梦大唐。
纵观当下电视荧屏,《唐诗风云会》可以称得上是最具诗情画意的一档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谈及节目从策划到诞生的整个过程,陕西卫视总监、节目总导演郑毅表示,该节目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以大众都能参与、都感兴趣的方式激扬唐诗的经典魅力。
“我们摒弃了目前所有文化节目惯用的问答形态,追求一种开放语境下人人有话说的自由。哪怕你背不出多少诗句,也会有互动的快乐,你会发现那个时代并未老去,它不光活在我们的课本里,更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甚至每个人血液里流淌的中华文化最活泼、最华彩、最青春的那个部分。”郑毅说,他表示这档节目既凝聚着电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又标示着他们对媒体责任的探索。
为了创新节目形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第一次跳脱嘉宾角色,出任“主考官”,阎肃、春妮、何依工、黄国伦、蒙曼等化身“翰林学士”坐镇评委席,共同考较选手们的唐诗功力、一起推敲名句中的生活智慧,并在“触景生句”等多个环节中融入今人对唐诗的全新感悟和个性化解读,在妙趣横生中开启穿越古今的对话。在发散性的题目和穿越感十足的表达中,广大电视观众得以与选手一起,重新品味唐诗、梦回唐朝。
“一带一路” 文化信使
在传统收视率和网络关注度双双走高的同时,《唐诗风云会》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把它称作“新一轮文化类节目的‘新典型力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也表示:“这种文化+竞赛的益智样态,对唤起观众古代文学兴趣肯定会有引导作用。”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在微信朋友圈中推荐:“值得一看,陕西卫视原创!不负唐诗,契合当下,植根百姓,风雅荧屏。陕西卫视选择做唐诗虽在情理之中,但也极具挑战!”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自古就是中外经济贸易流通的重要枢纽,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热土,更是唐诗的故乡。《唐诗风云会》立足陕西,致敬经典,不仅传承了“古丝绸之路”上涌动的精神气韵,更在当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凸显出独特价值——用电视传播的方式,为各国人民开辟了了解中华文化的新窗口。
为了让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在竞技比拼的同时,分享他们的唐诗故事和中国情愫,《唐诗风云会》在常规比赛之外特别设立了国际专场。来自伊朗的选手汤姆就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中国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因为从长安出发的“古丝绸之路”恰好通过汤姆的祖国伊朗,因此他被著名历史学者蒙曼称为“从丝绸之路跑过来的选手”。尽管在比赛中遗憾止步,但汤姆仍然载歌载舞、满面春风,在《唐诗风云会》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快乐的身影。蒙曼高度评价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伊朗小伙儿就像是“丝绸之路当代的活的灵魂”。
(聂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