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3日,欧盟紧急召开难民特别峰会,讨论应对偷渡活动及防止船难的应对计划。
近来,翻船、哭喊、死亡……风景旖旎的地中海似乎变身“死亡之海”。随着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国的局势恶化,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人渴望通过这片海域前往欧洲。然而,随着人越来越多,船却越来越破,危险也越来越大。
有数据显示,2014年有超过17万人横渡地中海进入欧洲,有3000人死于海难。进入2015年,仅1月份以来就有近1800人丧命。最近的一次,4月19日利比亚海域发生海难的偷渡船死亡人数就超过800人。
冰冷的数字、鲜活的生命,让经济还在低迷中的欧盟焦头烂额。
欧盟面临的是个两难的处境。
如果选择无条件接受所有这些难民,或将意味着更大移民潮的到来。一名意大利官员最近就表示,多达100万叙利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民正在利比亚等待登船向欧洲进发。这对于自身问题依然多多的欧盟而言不可谓没负担。
大量合法和非法移民的涌入似乎还会激化欧洲多个国家“排外”情绪,助推民粹主义反移民政党的崛起。目前,有些苗头已经令人警惕。比如,瑞典的反移民政党——瑞典民主党在上届瑞典大选中赢得了近13%的选票。在法国,反移民的国民阵线气势正盛,其女领导人勒庞甚至有了冲击大选的信心。
更何况,欧盟心中或许也少不了几分郁闷。中东地区形势持续动荡,正是大量民众背井离乡的大背景。而这一切,又都与美国等国在该地区的博弈脱不开干系。当然,法国也曾做过“急先锋”,英国则一直都是美国的“小伙伴”,但是美国的实际“领导”地位无人质疑。如今,中东动荡,除了该地区民众受苦外,欧洲也要跟着吞下苦果,远在美洲的美国反而无事一身轻,想来欧盟诸国心中难免会有些不痛快。
但是,坐视不理显然也不可能成为欧盟的选项。一条条生命消逝在地中海,欧盟已经被指责“冷血”、“不人道”。19日的船难发生后,人权团体就纷纷要求恢复意大利去年底中断的“地中海拯救行动”。该计划每月维持费用近千万欧元,意大利因为无法说服其他欧盟成员国分担而不得不在2014年底中断此行动,改以较小规模的“海神”行动(Triton)取代。
重重压力之下,欧盟必须团结应对当前的局面。欧盟内部人员能够自由流动也就意味着,无论难民是在意大利还是保加利亚登陆,都能够自由前往德国或者法国。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难民必须挽救。坐视不理,可以说是对不起自身“文明国家”的定位。但是,之后呢?这又是一个考验欧盟智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