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春天,北京的一场电影狂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4月22日   第 05 版)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演出

  斯琴高娃等在电影嘉年华活动中和外国演员互动

  《罗马假日》海报

  中外合作合拍电影渐行渐热

  本报记者 苗 春

  4月20日,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DCS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的战略合作正式开启。中信国安将以1.5亿美元入股美国DCS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4年时间里拍摄3部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电影。

  中外合作、合拍无疑是近两年电影行业的大趋势,这在今年的北京电影市场上也得到了充分显现。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举办的中外电影合拍项目推介会、洽谈会如火如荼,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带来6个中韩合拍项目进行洽谈,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今年首次以国家联合展位的“组团”形式来到北京……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重头戏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常务副主席童刚说,顺应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形势,“中国电影人正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电影人到中国来发展事业,欢迎海内外电影机构落地北京”。

  《狼图腾》证明合拍片是可能成功的

  春节档上映的《狼图腾》由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在中国内地取得了约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令海内外人士振奋。让·雅克·阿诺说:“我认为《狼图腾》很好地证明了合拍片是可能成功的。”“整个剧组里面只有7个法国人,能做出这样一部中国电影、讲述一个中国的故事、用中国的演员讲中文,拍成这样我非常惊讶。”他表示,“电影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和中国同事合作并不困难。”

  DCS公司由前迪士尼影业公司董事局主席迪克·库克创立,他是奥斯卡奖理事会成员并兼任财务负责人,曾带领团队制作、发行了《珍珠港》、《加勒比海盗》等著名影片,开启了崭新的3D电影时代。他还制作了《花木兰》、《宝葫芦的秘密》等中国题材的电影。他很满意找到了一个中国团队来共同做事,“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说,未来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打造最好的家庭娱乐产品,因为这类影视产品能超越国界跨越文化。他雄心勃勃地表示,作品一定要有好品质,“不是几个月几年,而是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们和美国DCS公司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合资拍片,而是要联手在影视教育、电影衍生品开发、电影主题公园的开发与运营、建设世界顶级影视产业基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打造影视的全产业链。”中信国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为中国电影人提供腾飞的工具

  迪克库克认为,“中国机会巨大,题材无穷无尽,有众多故事人物可以体现。中国电影人也很多,我们就是为他们提供工具,让这些中国故事传下去。要想跑,先要学走。所以我们需要做好计划,走好未来的路。”

  中信国安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好莱坞拥有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一群人,能够通过顶尖的影视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富矿的商业价值,推广到全世界。”

  无独有偶,好莱坞大片《X战警》和《变形金刚》的剧本原作者和制片人汤姆·德桑托目前也正在准备一部取材于中国《封神榜》的电影《封神天下》。他说,这部电影将非常有趣,他和合作伙伴已经合作好几年了。“作为一个电影制作人,我们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我们的电影是在世界各地放映的,人是有共性、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无论来自哪个地区哪个国家。”

  中国著名导演黄建新介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国际合拍电影实行退税等优惠政策,比如中国剧组在英国拍片能拿到25%左右的退税,新西兰也有退税政策。

  合拍要尊重对方的文化

  今年1月份,一部根据韩国电影改编的中国电影《重返20岁》获得了3.6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在这之前,中韩合拍的《分手和约》也在中国内地取得不错的成绩。韩国希杰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泰成说,这两部电影实际上都是反映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反映了一些亚洲的人性。“合拍的前提就是我们要了解相互的文化并且尊重对方的历史。”汤姆·德桑托说,合作第一是找到共同之处,求同存异。“我做《封神榜》这个电影也是希望将东西方连接到一起,希望能够打造出以中国神话为基础的第一部全球化的电影。大家在合作的时候不要惧怕差异,而是要看到我们的共同之处。”

  郑泰成认为,要想做成功合拍片或者合作,“相互理解和对于对方文化的尊重是一个起点,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做电影的方式,不是说哪个国家的方式是正确的。你要尊重他们,之后去相互理解,然后形成一个很好的协同效应。当然,现在的合拍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我们的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途径”

  周媛媛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纪录单元升格成为独立单元。本届纪录单元邀请到了来自全球的411部优秀作品参加评审,其中国外有256部,国内有155部(集)。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中国的7位专家公布了本届纪录单元“五洲国际传播”推荐作品10部,最终美国的《人生如戏》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途径。”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井水清说。五洲传播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正是认识到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联合承办方积极发起了本次活动。

  他介绍,五洲传播中心每年推动100多个小时的电视纪录片面向全球传播,许多节目到达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五洲传播中心近年来不断携手国际媒体推出有全球影响力的纪录片佳作,包括目前正在国内外荧屏和网络上热播的、与美国探索频道合作的《运行中国》,刚刚荣获联合国减少灾害危险办公室颁发的最佳减灾故事奖的合拍片《崛起的希望》。井水清介绍,五洲传播中心目前正在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手打造一部从高空视角纵览中国的鸿篇巨制《意境中国》,不久将与全球观众见面。

  纪录单元还举办了国内首个纪录片移动互联网平台——纪录中国理事会成立仪式、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纪录院线揭牌启动仪式、《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发布仪式等。

           

  北京电影市场签约破百亿

  贾鸣

  4月17日-20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实现签约项目36个,签约总额138.45亿元,比上届增长32%,显示出北京电影市场惊人的吸引力和发展力,稳固了亚洲第一电影市场的地位。

  北京电影市场包括展会、创投、论坛、推介等主要板块。就规模而言,今年延续了前几届的增长趋势,共有275家中外展商注册参加招商展会,比去年增长了11%;项目创投则吸引了455个项目报名,比去年有超过100%的增长。“在我们看来,交易和创投这两大平台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部部长陈彩云表示。

  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电影市场如今已成为中外电影公司进行推介发布的首选平台。大批国际著名电影企业来到北京,通过展览展示、市场放映、特约活动、签约仪式等形式进行推广宣传。今年电影市场各类活动累计多达38场,超过1.2万名中外展商和业界人士参与其中。本届电影节共有140家国际展商报名参与招商展会,涵盖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继去年之后,参与北京电影市场的海外展商数再次超过国内展商数。法国国家电影委员会首席运营官Franck Priot说:“电影市场组织得非常好,有来自各国的电影业内机构、业界人士,规模很大。今年的北京电影市场展商多、嘉宾多,来我们展台谈事的也很多。作为北京电影市场的老朋友,我们明年一定还会再来的!”。

  扶持新人新作的“项目创投”平台,共有10个优秀项目入围项目市场。最终,权聆导演的《人间蒸发》摘得了“特别大奖”,辛成江导演的《传送点》、江均导演的《偷天行动》、杨瑾导演的《方便面爱情》则分获“最具商业潜力奖”。“我从2012年开始写剧本,连续埋头写了3年多,我的团队一共写出了6个剧本。不过一个都没卖出去,直到今天。”获奖项目《传送点》的导演辛成江感慨道。

             

  到北京来看世界最好的电影

  宗 荷

  影迷有福了!今年北影节从来自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524部影片中披沙拣金,最终筛选出300多部佳作,分批在北京近23家影院和8所高校放映,放映场次高达800余场。无论纯粹的影迷还是电影业内人士,都在十几天之内尽情享受了光影饕餮盛宴。

  很多奥斯卡的入围甚至获奖影片,都在展映片单里,其中,获得奥斯卡奖影片及国际A类电影节影片36部,获得其他电影节奖项影片85部,获得各大电影节提名电影18部。大众渴望看到但无缘现身主流市场的影片,以及公众不太熟悉但艺术水平很高的影片都被纳入展映片单中,如刚刚在奥斯卡电影节上独领风骚的《鸟人》、《布达佩斯大饭店》和《依然爱丽丝》以及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冬眠》等均赫然在列。此外,阿根廷的《荒蛮的故事》、日本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等口碑极好的最新剧情片,瑞典电影大师罗伊·安德森刚在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金狮奖的《寒枝雀静》以及《涉足荒野》、《危险藏匿》、《模仿游戏》、《利维坦》、《醉乡民谣》等,几乎每一部都大名鼎鼎。今年担纲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的吕克·贝松,此前称“一生只拍十部影片”。此次他携《碧海蓝天》、《女囚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6部经典影片而来。

  2015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以及大师级电影人奥逊·威尔斯、英格丽·褒曼、石挥、赵丹等诞辰百年,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使奥黛丽·赫本的《罗马假日》、《龙凤配》、《甜姐儿》、《蒂梵尼的早餐》等佳作,英格丽·褒曼的一些水准极高却不为大众熟悉的影片以及奥逊·威尔斯的《上海小姐》、《陌生人》、中国影史上的伟大电影前辈石挥、赵丹等前辈的作品重返银幕。此外,还有北京籍的武侠大师胡金铨、西影厂原厂长、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扛鼎人物吴天明等的作品,也得到再现。意大利电影巨匠塞尔乔·莱翁内的黑帮史诗名作《美国往事》、享誉世界的《教父》三部曲,都一票难求。法国、波兰、意大利、丹麦、巴西、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电影也都有所涉猎。

          

  网络影评人借“玩影”平台出水

  朵小叶

  图宾根木匠、木卫二、风间隼、赛人、九苍……这些在网络上炙手可热的名字,是正当红的青年影评人。他们的每一篇影评,都有成千上万的点击量,甚至可能直接影响电影票房。近日,这些年轻影评人一改从前的潜伏状态,集结在新成立的“玩影网”平台上浮出水面,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影评人论坛。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张建勇指出,与西方电影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影评人虽然专业度较低,但发展势头强劲,青年影评人是青年观众的代言人,他们的审美和趣味更决定着中国电影的未来。相对于业内一些专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长篇大论的论文,因为学术刊物的发行量低,这些年轻人可能影响力更大,他们的文字是时代的需要和必然。

  这些青年影评人由青年电影从业者、媒体记者、电影发烧友、青年学生等组成,他们的从业经历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玩影网CEO刘劲说,他们由看电影、爱电影,到品电影、评电影,以文笔表达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进而影响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提升电影观众的鉴赏水平,从而带动电影行业更良性的发展。影视策划人谭飞认为,“影评是杀虫剂、除草剂,也是产业润滑剂。批评也是支持,怕的是没有动静”。

  现在对于国内的影评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电影导演郑大圣出语惊人:“电影创作者和影评人是不应见面的,除非是要坐地分钱。”论坛指出,中国缺少专业的影评人群体,大量的片方、媒体、宣传都打着影评人的旗号,看上去十分热闹,实际上对影评人行业形成不良影响。

  《大众电影》副主编梅雪风对好几位网络影评人有知遇之恩,让他们从网络走上电影专业刊物。在他看来,影评人更像是啄木鸟,在电影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人监督它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对于目前行业内良莠不齐的现状,影评人表示从业者本身更应该给予“影评人”这个身份足够的尊重,从自律做起,才能赢得片方和市场的尊重,让中国电影评论事业产生长足的良性的发展。

春天,北京的一场电影狂欢
《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将在深圳展出
以《花为媒》培训全国青年评剧人才
责编:苗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