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人大概可以算作当今中国最小的族群,总数不过两万人,大多居住在川陇交界处的平武、九寨沟、文县一带。这次我们前往探访,选择先坐飞机抵四川广元,再换车到文县。而当乘坐的国航班机好不容易穿透厚厚云层,从舷窗已能见到候机楼时,机头又突然朝上翘起,转降几百公里外的重庆江北机场。重新降落广元,天已黧黑。乘车沿白龙江蜿蜒攀行,巉岩危崖在风雪中忽隐忽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当年在这一带写下的诗句,不由得浮现脑海。坐在旁边的研究民族学的专家孟慧英,却触景生情吟道:“正月十五雪打灯……”
此刻正是元宵节凌晨,砸来车窗的滚滚雪花,真的像是倾盆的汤圆!暴雪掩映的山野,因此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池哥昼”包涵多少古远信息?
在当今世界,愈是边缘险远之处,传统文化元素愈是保存得原汁原味。这个规律,在白马人身上再次得到应验。
驱车从文县县城启程,沿河向大山深处疾驶。据说这条窄窄的水泥路,是汶川地震后政府投资修建的。抵达铁楼乡草河坝村时,村里的男女老少已经盛装迎候在村口,准备举行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
姑娘们的装束最抢眼,她们身穿点缀着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服,胸佩鱼骨牌,腰系羊毛腰带,头戴沙嘎帽。这种用白毛毡制成的帽子,像只彩盘,倒扣在头顶上,盘子边边上,插着一根或两根漂亮的白公鸡毛。
沙嘎帽上为何要插白翎?原来,很久以前,白马人的祖先受到敌人攻击,逃进深山。敌人夤夜来袭,是一只白公鸡的鸣叫,提醒大家及时逃避,躲过了大劫。从此,白马人无论男女,都戴沙嘎帽,插白鸡毛,以示避邪和吉祥。这顶小巧的帽子,可以说是白马人最明显的身份标志。
寨子长老主持的迎宾仪式,路边青壮男子牵牛犂田的演示,河边青年男女们的情歌对唱……一项项民俗文化展示,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而当“池哥昼”登场时,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三声火铳暴响,把我们吸引到小学操场。只见一行头戴面具的舞者,手舞足蹈而来。跳在最前面的是4位池哥,他们反穿羊皮袄,足蹬牛皮靴,左手握刀,右手持牦牛尾,头戴木雕彩绘面具。所谓“池哥昼”,白马话的意思就是“面具舞”。这面具很特别,凶猛狰狞,两只眼睛竖立高突,与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那些铜人确实很像。五六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也一直引人好奇:它们源自哪里?难道为外星人所为?现在看看文脉更为久远的白马人民俗文化,你自然会想到,其间是不是存在一脉相承的联系?
池哥的舞蹈动作一看就能明白:先杀野猪,又打老虎,再剥猴皮……远祖先民的生产活动,被他们演绎得酣畅淋漓。接着上场的两位池姆,面具柳眉细眼、高鼻小嘴,用动作表现做家务或干农活,显得婀娜多姿。跟在最后的两位“池玛”,扮作一对夫妻,领着一个“猴娃子”。这猴娃子脸抹锅灰,不时吐着舌头翻着白眼,动作夸张滑稽,最得观众喜爱。
池哥昼的角色都有特殊来历。就拿池玛夫妇和猴娃子来说,就源出于一个古老的故事:曾有一位白马姑娘,在异乡邂逅一位异族小伙子,两人真心相爱并结为夫妻,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可按族规,白马人是绝不允许和外族通婚的。虽然族人最终谅解了他们,但在代代相传的池哥昼中,加入了他们的形象,还把他们的孩子设计成小丑样,以示诫惩。
白马人世代相袭的婚俗,保证了本族血脉的纯正。可没料到,一个有关人类起源与迁徙的惊世秘密,便隐藏在他们的血脉当中!
白马人从何而来?
用DNA测试来弄清地球各处人类从何而来,是近些年全世界科学界联手开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的分子生物学家们也参与到这项“全球基因地理计划”中来。
2007年,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取样发现,四川平武县17位白马藏族人的Y染色体均为D型,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Y染色体D型意味着什么?它表明,拥有这种染色体的人,很可能是四五万年前来自中亚,更早出自非洲。他们的祖先,是最早的东亚人!
这一发现急需验证,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令科学家们再也无法与那17位白马人取得联系。
测试对象必须三代以内不与外族通婚,到哪儿再能找到他们?这个问题,因一个讯息突然柳岸花明:文县铁楼乡草河坝村,有大批这样的白马人。取样217例,测试结果令人同样惊奇:他们全是Y染色体D型!
白马人因与藏族毗邻而居,语言部分相似,上世纪50年代,被划属“白马藏族”。现在通过解读基因密码,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白马人与藏族并不同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白马人的祖先不仅迁居东亚地区更早,而且很可能属于氐羌人的后代。白马人的独特血缘与身份,连同他们的池哥昼等民俗文化,于是蒙上了一层“活化石”的神秘色彩,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目光。人们期待,随着对白马人研究的步步深入,更多的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秘密,能够被逐步解开。
白马人秘境能成为旅游热区吗?
神秘本身就是最好的旅游资源。已被中国文联命名为“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的一方秘境,有可能成为旅游热区吗?来自远方的客人们,不约而同都想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人群中,记者邂逅的郑本法,甘肃省社科院的研究员,过去曾多次来文县考察旅游业。郑先生认为,论“看相”,文县比不过一山之隔的九寨沟,可这里的白马民俗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唯一性、垄断性,能够吸引住人们的目光。
晚餐时间到了,我们来到村子里一家新盖的“如意”农家乐,围着一方木桌而坐。主人端来了平时自己享用的美食,有烟薰腊肉、荞凉粉、洋芋糍粑,还有荤素搭配的“十大碗”。吃着风味独特的土菜,就着清甜可口的咂杆酒,大家很快就兴奋异常,情不自禁地跟着主人放开喉咙唱起了白马山歌。
这家农家乐的主人姓樊,平时男主人在外地打工,春节才回来。饭后,我和这位年轻人坐在火盆边聊天。小樊在北京打工多年,参加过修建“鸟巢”,听说我从京城来,话匣子立刻打开了。“我们这些白马人,总会回到村子里生活的。这里的水好,喝了不感冒,是从海拔2800米的山上淌下来的。那山上,长着当归、黄芪、党参、天麻,水,也就成了药水哟!”
在探秘、养生、休闲愈来愈受人们青睐的今天,白马人的家园,必将成为人们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火把下山喽!”门外一声吆喝,把我们引了过去。嗬!远处山顶,亮出一串火把,像是一条火龙,起始崭露龙头,继而展现龙身,接着抖出龙尾,腾挪扭摆,奔腾而下。及至火龙飞到身边,我们终于看清了,一个个身着简朴的村民,每人手上举着一个竹扎的火把,奔跑着冲向村子中的广场中央,把那些在山间白老爷庙点燃的火把,投向一大堆木柴。篝火冲天而起,白马人手牵手,围着火跳起了圈圈舞。大家奔跑着,吼唱着,尽情地宣泄喜悦之情,表达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白马人的乐观、豁达与淳朴,彻底感染了我们。参与圈圈舞的人群在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