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

理性看待足球进校园(体坛走笔)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25日   第 08 版)

  上周本报探讨“中国的7000个梅西从哪儿来”的报道经网络转载后,引来了不少网友评论,其中被点赞最多的一条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批评:“一个高考挡住所有梅西通往球场的道路。”

  话虽夸张,却道出了不少人的体会和心声。

  为什么老爸没收了我的足球?为什么母亲赶走了那个爱着我的“追风少年”?为什么语文和数学老师占用了我的体育课?这样的疑问,想必曾萦绕在很多年轻人的心里,而当他们步入中年、为人父母之后,也许会明白些其中的原因。

  “对足球的价值和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严重,组织管理体制落后……”这是足改方案做出的深刻反思。

  正因如此,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成为足改方案中最能引起共鸣的措施之一。

  “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建设足球特色学校;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建立四级联赛体系……”这是足改方案提供的全方位路径。

  因此,我们看到,清华大学时隔5年再次招收男子足球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将有12人凭借出色的球技和不错的高考成绩进入中国的名牌学府。各地的校园足球方案也陆续出台,孩子们踢球的笑脸频频见诸报端。

  不过,挡住梅西的不只有教育制度和传统观念。陕西省志丹县足协主席丁常宝的一席话令人深思:“中国不是没有梅西,中国的梅西在开拖拉机。”

  足球进校园终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资金、场地、教练等各种问题以及体育、教育、政府、企业等各个主体,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像有了短板的木桶,可能限制整项改革的高度。

  之前,志丹全县只有两块有草皮的场地,许多学生只能在黄土高坡或河滩上练球;而仅有的六七名教练以及体院学生的不定期指导,难以填补23所学校的缺口。

  可以想见的是,作为全国首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志丹的足球少年们能够得到充分的足球资源,去展示足球天赋、释放青春活力。但在更多默默无闻的田间地头,同样有未来的“梅西”在渴望着机会,我们该怎样去发掘和培养他们呢?

  中国足球已禁不起以往的那种“瞎折腾”,对于曾经的教训,必须时刻予以警惕:是否真正认识了足球的价值和规律,将足球普及视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否避免了功利足球、政绩足球,防止校园足球成为“一阵风”、“一刀切”?能否克制住“政府的手”,让“市场的手”伸长一点,理顺足球发展的体制?对于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理应进行这样的审视。

  

  链接▶▶▶

  足球讨论广受关注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方案的发布,关于中国足球的讨论愈演愈烈。近日,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包括王健林、尹明善、郝海东、张斌、张路在内的足球人坐而论道。其中,动吧体育CEO白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讨论。

  白强认为,良性的市场循环带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而面对顽疾多年的中国足球,政府可以在政策层面释放信号,考虑把足球教育设定日程,给行业注入巨大的活力。

  白强说,目前他正通过动吧体育平台引进“克鲁伊夫训练体系”,以满足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培训需求。他认为,中国足球的改革需要在阵痛中前进,只有让参与其中的企业和个人都有所收获,足球才能搞得更好。

  (罗 俊) 

百年花滑世锦赛 绽放上海
理性看待足球进校园(体坛走笔)
里约奥运会500天倒计时
中央国家机关桥牌赛落幕
鸟巢文化中心启动
北京男篮离“王朝”还有多远
责编:刘 峣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