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

面对调速,外宾说“不必惊慌”(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报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23日   第 01 版)

  图为与会的外国代表在听取嘉宾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短期内会不会继续下滑?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何在?传统的人口红利是否已消失殆尽?……在3月21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和22日的年会上,中外专家围绕上述话题畅谈了各自的思考。

  

  “世界引擎”失去动力了吗?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是7.4%。2015年,中国提出的增长目标是7%左右。20多年来的最低增速,引发世界关注。

  “不必惊慌。”——这几乎是记者就中国增速放缓采访境外嘉宾时,大家给出的一致回答。

  “尽管增速比过去低,但在全世界仍是很好的增速。”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说,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中国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消费服务成为最大的增长引擎,正是变化所在。”

  已参加过15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视为“下一个中国”。中国的增长将更多依赖服务和消费,但这一过程必然伴随增长率的下降。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表示:“新常态带来的将是一幅新的画面。”中国今明两年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明了新常态的方向。一方面中国还需要稳定发展以创造足够的就业;另一方面,这一增速足以为实现新常态目标所需要的改革提供动力和保障条件。

  “如果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那么新常态下中国将扮演更重要的稳定器角色。”出席论坛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在胡鞍钢看来,新常态下的中国正从一个吸引外资大国向输出资本国家转变,双向增长格局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一个与世界更深度互动的时代。(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人口红利”终结了吗?

  按照传统定义,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持续下降。这是否意味着长期以来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的“人口红利”已经终结?

  专家认为,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下降,但是由于教育程度的提升,人力资本总量仍处于上升态势,到2023年前后才会达到峰值。

  “中国规模很大,各地区之间还有巨大的不平衡,人口红利并不是说没有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可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等举措,让制造业不要过早转向国外,而是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人口红利。”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致电祝贺
面对调速,外宾说“不必惊慌”(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报道)
瞄准世界制造业新潮流(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报道)
营造大众创业良好环境
张高丽:加快形成双中高新动力(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报道)
我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回国
新疆哈密获批风电破千万千瓦
莫让历史问题成为将来时(望海楼)
云南昭通梨花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