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

评级就是话语权

申孟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19日   第 05 版)

  从数字上看,在庞大的资本市场上,信用评级只是很小的一块蛋糕。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中最著名的一家——标准普尔,2009年的营业额也只有26亿美元。即使把另外两家,惠誉和穆迪也按照同样的份额计算,三大评级机构当年的营业额也不到100亿美元。要知道,这三家机构,差不多占据了全世界信用评级市场96%的份额——所以,从营业额、利润等绝对数字上算,评级市场并不算大。

  但它的作用却绝不是以此评估的。还是以标普为例,2008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给2.8万亿美元规模的债务进行评级,其旗下的基准指数组合“标准普尔指数”,则是全球数万亿美元资产的标的或比较基准。三大评级机构一旦对某个国家“下调信用评级”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舆论场,总会掀起一阵波澜。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并不那么起眼、绝对数字也不令人惊诧的评级,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因为,作为信用中介的评级机构,背后代表的是资本的逻辑,承担的是如马克思所言“支配生产和交换”的作用。

  评级机构会对许多内容作出评级,但最早也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债券评级。一个公司要发展,要在债券市场上发债融资,投资人就要考虑这个公司信用如何,要不要把钱借给他们,到期能不能收回本息。市场规模这么大,大家彼此不一定熟悉,那么谁来评估借款人的

  信用呢?交给评级机构。他们根据自己的模型,通过调研、推演和分析,给出借款人信用级别评定,供投资人、银行等判断。

  信用也是一种资本。信用良好的,如阿里巴巴,拿到的评级级别高,融资成本就低;信用级别低,融资成本就高,借钱时就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所以当年美国主权信用被下调时,美国国内一片批评之声,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如果要发行外币国债,利率就必须调高,到期就要偿还更多的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信用评级,其实也有内在的游戏规则。我们当然都希望信用评级机构是最为中立、客观的,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在政治势力与资本利益的诱惑下,手握话语权的评级机构也一样难以做到独善其身。要搞垮一国、一地经济,也一样可以通过信用调级的手法,引导资本市场的恐慌和外流,进而推导至实体经济领域。

  和所有国际规则一样,如果参与的玩家众多,然而规则制订者只有那么几家,那别的玩家自然会感到不满。本质上,这也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

  对中国来说,能否有独立、客观而又技术权威的评级公司生长起来,是资本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方面,中国起步晚,而且面临被各大巨头收购“围剿”的局面。毕竟,三大评级机构的市场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短期内,想要依靠市场的行为制造出与其相抗衡的巨头,操作难度极大。因此,必须通过筹建国际评级联盟组织或地区性国家联合组织的方式,才可能在国际信用评级市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评级就是话语权
国际信用评级需要中国声音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