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两会提振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访施氏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施乃康

钟铸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16日   第 05 版)

  标题书法:中国北京书画院院长 张惠臣

  施乃康近照

  施乃康与全国政协原常委、工商联副主席、香港恒通资源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子清(左一)合影

  施乃康与菲律宾SM集团董事局主席施至成(右三)等施氏宗亲合影

  施乃康与菲律宾中国特使、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恭旗合影

  施乃康与马来西亚总理对华特使黄家定合影

  施乃康与宝龙集团董事许健满合影

  施乃康与印尼国际日报总裁熊德龙合影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闭幕,近一段时期,两会是中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同样,作为观察中国未来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窗口,世界也将其焦点汇集于两会。

  华侨企业家施乃康说:“中国的两会越来越有世界性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制定什么计划,中国未来做什么,将影响世界发展的方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一举一动都在吸引全球目光。”

  “你应该了解的中国两会。”新加坡《海峡时报》3月4日以此为题称,全球市场和政治观察家密切关注两会,希望从中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两会有何特殊重要意义?施乃康认为,中国领导人将2015年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十二五”归划的收官之年。

  作为两会当中的重头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英国《卫报》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时,在关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重点强调了中国政府将在2015年继续坚定开展反腐败斗争,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施乃康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多次获得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既是肯定,也是共鸣。肯定的是政府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共鸣的是对于中国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以及对祖国未来会更好的信心与追求。”

  

  改革:直接向利益部门开刀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澳大利亚学者梅丽莎·泰勒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其改革规模超越大多数国家,这是对增长率放缓的“新常态”的明智反应。中国一直保持高增长是不可能的,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增长必然放缓。中国当务之急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治理体制以及法律规则,最关键的是建立新机制预防腐败行为,并规范人们的观念使之逐渐适应新常态。

  施乃康直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这为很多久治未解的难题给出了新思路。不断推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直接向利益部门开刀,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显示出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目标。”

  从两会不难看出,中国政府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施乃康说,外界普遍注意到,中国的改革已驶入快车道。去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今年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经济新常态之下更需要依靠改革激发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一些外媒认为,中国在取得经济成功之后,更加重视治国理政;相比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的治理政策要有力得多。中国的改革不仅会进一步改变中国的面貌,而且也会为其他国家对华贸易投资提供更透明、更公平、更可预测的环境。

  “总理金句”——“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澳门日报》发表文章称,政府工作报告不乏网络“潮语”,“任性”一词尤其瞩目。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有权不可任性”成为中国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成为多数媒体解读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醒目标题。在内容安排和叙述风格上,“任性”的出现为报告增添了亮点。

  施乃康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自己的话’,凸显个人风格,其实并不新鲜。譬如去年两会上李克强作为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就被媒体形容为‘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

  政府: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施乃康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会被大家反复提及: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那如何开局我想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宪法是我们根本的活动准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

  施乃康明显感觉到,当下说依法治国,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本届政府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方式,中央也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处理问题。

  美国中文网对立法法的修正案予以了高度关注并撰文称,今年并非换届年,但会期比往常多出了一天。其中一项最引人注目的日程,就是3月9日上午,小组会议讨论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把针对一项具体法律的讨论列入日程中,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讨论,这对于近年来中国两会来说并不常见。外媒分析认为,立法法的修改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从两会上这样的安排中不难看出中国高层对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视,以及争分夺秒推进落实的速度。

  施乃康说:“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而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报告时表示,推动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代表关心、社会关注。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明放暗不放”、“重形式轻实效”、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强调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含金量”,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国务院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出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新举措。

  经济:发展理念更趋冷静理性

  对中国经济发展向来就格外关注的境外媒体,也对此次两会的主题之一“经济新常态”予以了积极的评价。《纽约时报》撰文称: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左右”,这一转变尽管符合预期,但仍值得一提,因为它显示了中国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型的决心。中国领导人正在努力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变,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来拉动增长,比如消费者需求。把增长目标设在一个比较缓和的区间,意味着中国政府要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结构。分析人士称,此举“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施乃康说:“7%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的实际状况。如果增长不稳、经济下行压力大,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条件,而结构调整缓慢,就难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健康增长。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此次提出年增长7%目标,我想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发展理念更趋冷静和理性,也彰显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从量的增长的旧常态向质的增长的新常态根本转变的决心、信心、意志和勇气。”

  2015年全球经济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全球经济面临着不断下行的压力,贸易增长也低于相对低迷的经济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当下中国领导人采取怎样的经济策略对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全球经济正受到欧洲经济不振和美国复苏不稳的困扰。中国如果只强调短期增长,这虽然可能有助于暂时提振全球经济,但也可能令外界质疑中国能否长期扮演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7%的增长目标不仅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且有利于中国优化经济结构,显然是非常恰当的政策。

  在3月5日举行的第一场部长们的记者招待会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中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的余地,也有较强的基础支撑的能力。近期政府出台了降准降息、减税降费,还有加大投资力度等等一些宏观政策。在这些宏观政策的作用下,社会预期趋稳,市场信心增强,社会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回升。从大的方面来看,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不断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创新驱动将成为一个大的有利条件,它将孕育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从微观主体来看,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而且转型升级的愿望也在提升。第四,从宏观调控来看,这几年政府宏观调控经过探索、创新,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施乃康认为:“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经让中国经济受益、赖以依靠的传统发展理念、方式、路径,现在已经难以为继。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的活力,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通过创新驱动大大增强发展后劲。”

  韩媒则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给予了极大关注。韩国《亚洲经济》发表文章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圈而提出的“一带一路”概念,是可以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提供新上升动力的重大议题。

  施乃康说,在另一场部长记者招待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2015年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一年,目前中国已与沿线很多国家就规划和实施的一批项目进行了很好的磋商。中国牵头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沿线各国的商业金融机构以及有关基金,都将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

  施乃康表示,中国倡导的更大规模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是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对亚洲经济体乃至世界的新贡献,也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责任。

  民生:凝聚“幸福最大公约数”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外媒在评价中国政府改善民生时,称其为一项旨在改善13亿人生活的巨大工程。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中国正努力践行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两会当中涉及到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就业、医药卫生、养老、环境治理等多个议题,有许多均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关注的。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去年中国人民生活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施乃康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其在政府工作当中的分量之重,也意味着政府责任之大。如何凝聚全社会的‘幸福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在3月6日举行的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的小组审议和讨论中,美联社援引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小组审议中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施乃康很关注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态度。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陈吉宁表示,担任环保部长以来每天醒来便关注天气情况。看到像今天一样的雾霾天气便感到担心。据了解,去年中国32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1%,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1.4%;在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1.1%,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同比下降12.3%。

  施乃康直言:“中国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遭遇过严重的大气污染,生态坏境遭受到了破坏。这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会面临的难题。新修订的环保法被媒体认为是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我相信中国的环境问题必将在不久的未来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施乃康不久前同书法界的古诗赋名家,也是网络“潮人”的吴震启先生交谈,他有一首答友人的《自勉》诗:“坎坷方臻气自华,丹心墨海绽诗花。甘流报国忧诗泪,愿作安民艺术家。”施乃康说,我们伟大祖国有负责任的政府,有那么勤劳奋进的人民,世界怎能不提振对中国的信心呢!

两会提振世界对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