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

红色精神铸渭师

——记发展中的渭南师范学院

范宏国 杨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11日   第 08 版)

  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金安

  渭南师范学院院长丁德科

  渭南师范学院“渭华门”雄姿

  渭南师范学院学校精神

  在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处在地市的地方院校,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渭南师范学院以其优异的成绩作出了回答。几十年来,这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地方师范高校,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圆“中国梦”的今天,该校又成功地实现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基本做法与经验,读后不乏对人有所启迪。

  巍巍华岳,苍苍渭水,千百年来,见证了秦东大地一波又一波的神奇故事。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到渭华起义;从史学家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到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在这里都有着传奇发生。如今,这里又升起了一颗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星,这就是渭南师范学院。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圆“中国梦”的今天,渭南师院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谱写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奇。凡到过渭南师院的人无不感喟颔首:渭南师院了不起!他们不仅改革成就令人瞩目,而且发展思路和路径对同类高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一、九十沧桑谱神奇

  渭南师院始于1923年,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创建的赤水职业学校。该校经历了“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的渭南师范学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到2000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新的渭南师范学院,现已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现有11个本科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理、工、文、教、经、史、艺、法、管、农10个门类,62个本科专业。教职员工1300多人,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生和港澳台地区交换生、外国留学生17000多人。重点特色学科12个,其中省级3个;科研机构27个,其中省级13个,拥有陕西省人才办在陕西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陕西乃至西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向社会输送了7万多优秀教师和各类人才,涌现出党史研究专家贾巨川,全国模范教师郗莉、邓健和陕西省师德标兵田江寿,优秀企业家刘骏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一批成果获国家、省部教学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

  面对一串串光环,也许有人会说,“百年老店,是应该有这个范儿。”其实,渭南师院从创办到现在,虽有9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前几十年中,几乎一直处在艰难的道路上行进。直到2000年才彻底成为一所本科师范高校。怎样把学校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是该校上下全力思考的问题,也是该校党委书记张金安、校长丁德科两人一直考虑的。张金安讲:“渭南师院历经90多年沧桑,经久不衰,愈挫愈奋,这是什么精神?”丁德科说:“这是渭华照金精神。也就是我们通过梳理校史,发掘、提炼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所谓“渭华照金精神”,丁德科接着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在领导西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革命精神,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倡导的‘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红色精神由秦东第一个党组织、团组织植根在赤水职业学校,成了渭南师院的校魂。这种鲜活的校魂形成了一种红色基因,在渭南师院人中代代传承,使得渭南师院人聚而不散,百折不饶,历久弥新。”发现了这种“基因”,渭南师院一班人兴奋不已。他们说:“要振兴渭南师院,渭南师院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原动力。”于是,他们一是在全校范围内认真总结和梳理渭南师院的发展历史,明确渭南师院的前身与后世,探讨弘扬先进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二是大力研究发源于渭南师院前身的渭华照金精神,明确其核心是“坚定创业创新”,其基本内涵是“爱国为民,教育引领,务实求真,快乐奋斗”。并以此作为学校思想文化之源,激励全校师生与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三是坚持先进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提出“培养具有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的创业创新科学人才”,实施“青马工程”。他们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建立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基地,由校长丁德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并结合传承渭华照金精神,凝练出“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和“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学校精神;确定《向创幸福的方向前进》的校歌;建立起标志着传承渭华照金精神、树立先进文化育人核心理念的“渭华门”等。生动鲜活的先进文化,激活了该校的“红色基因”,使渭南师院精气神大振。全校教职员工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朝着渭南师院的既定目标奋进。

  二、与时俱进举措新

  渭南师院“十二五”以来,成功地实现了由初建校园的外延发展为主向建好校园与内涵发展相结合转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切实构建现代大学格局;实现管理下移,“院办校”突显特色优势的重大跨越。

  第一,立足校情,科学定位,高瞻远瞩谋发展。首先渭师人站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结合90多年师范院校历史和教育资源布局的要求,将学校办学类型定位在师范类教学型上。其次是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凸显自身优势和特长;确定的办学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坚定创业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是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即着力以内涵平台提升促内涵全面特色发展的“升台”思路。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可持续发展渭南师院的路线图清楚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并写入《渭南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二,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建设教育教学创新高地。从2011年起,一是进行院系布局结构调整。将16个教学系部整合为11个二级学院,构建起科学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促进学科融合和资源整合。二是搭建内涵发展平台。新建9个特色学科建设平台、13个省级科研平台、78个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平台,促进了相关团队凝练方向、推进项目、出好成果、上新水平。

  第三,真抓实干,见真成效,提升能力与素质。该校一是实行“大师引领”,聘请和引进院士、知名学者担任“渭华学者”、学科建设领军人物和学科学术带头人,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提升学科队伍整体实力。二是进行“重点建设”,采取“项目带动”办法,设立特色学科建设重点、重大项目,明确主攻方向、研究课题和子课题,产出系列标志性、高水平成果,培育凸显学科特色。三是重视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构建“接地气”的科研机制,培养高水平学术团队。并通过确定科研工作量、加强科研支持、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设立“科研突出贡献奖”,树立“科研标兵”等,多途径创新科研工作管理,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近四年来该校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60项,厅局级项目762项,发表学术论文6081篇,其中SCI、EI论文295篇、核心期刊论文3924篇;出版专著85部、教材60部。学术声誉不断提升,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培养创业创新科学人才。一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培养、能力锻炼协调促进的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好老师”论断精神,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设立了11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传统“老三门”课程设置,增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现代教育技术、微格教学等必修课程,开设了10余门教育类选修课程,构建起了模块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多样选择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了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参照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给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开设教育硕士主干课程,由导师指导开展教育调研和科学研究,培养人文科学素养与教学、科研能力达到教育硕士水平的优秀教师。三是2011年在同类院校中较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数量、支持力度、参与学生数在高校中位居前列。四年来该校共立项400项,资助资金238万元,5300名学生参与研究。从2012年起该校在国家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共获批国家级项目55项、省级项目47项。为了激发大学生科研积极性,该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目前已有29个团队、699名个人获奖。这些项目研究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关注社会、体验民生、增强能力、积极进取的热情,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主动为大学生资助经费、设备,支持开展调查研究。参与项目研究的大学生的一些高质量调研报告、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被EI收录,3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和国家大学生科技竞赛奖。不少毕业生因为参与项目研究获得“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由于此项工作起步早、举措新、成效显著,该校成为教育部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试点高校。

  三、协同创新结硕果

  协同创新是渭南师院办学突出而重要的特色。这一特色的具体做法是“建高平台,组强团队;凝聚方向,出好成果;凸显特色,打造优势。”该校属于师范类教学型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该校的核心目标。因此,渭师人围绕学科、教学、科研三大主场,建设、整合、提升和创新各类平台。其目的是使学生早“接地气”,真学知识,会创业创新。同时有了平台,专业人才不会流失。鉴于此,渭南师院坚定地走上了开放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转型路径。

  一是切实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结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近年来,他们共建设了13个省级、14个校级产学研机构。该校经政协陕西省委批准,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渭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家单位合作成立“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联盟”,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项目研究,出版了系列著作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科学技术奖。

  二是建设高层次专业创新平台。他们打破地域限制,构建紧密合作、模式创新、科技含量高的高层次专业创新平台,达到用平台吸引人才,以人才支撑平台发展的效果。比如,该校与无锡日联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核芯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有机一体、校企分设、合作攻关的“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成功地开展X射线基础研究、光电检测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是构筑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创新“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该校经省科技厅批准,与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共建“陕西省多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经省发改委批准,与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陕西省煤基低碳醇催化工程技术中心”;与神舟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等。特别是依托渭南市、铜川市各县区市科技局共建科学研究工作站,设立研究项目,师生与基层的科研人员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围绕区域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四是在陕西省属高校中较早创建大学科技园。该校于2011年成立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暨办公室、科技园集团。同时该校与中科院、北京大学共建的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平台,与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协商共建“新丝路经济带互联网金融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有11家企业入园。学校与入园企业合作共建相关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选派师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安排学生到入园企业实习实训。目前参与企业合作研究的师生研发的技术已应用于企业,实现了转化,并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

  五是建设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探索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机制。该校2012年建立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渭南市、铜川市建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依托各县区市教研室建设15个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站,与86所中小学、幼儿园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区基地学校。同时,近两年该校还设立了42项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由校内教师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站、基地学校教师、师范生合作完成。承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形成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全学科覆盖。

  六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园”。2013年5月,该校成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园,采取了“导师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园区孵化”的培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培训。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实践,初步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与精神。

  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有效地提升了该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该校大学生近年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荣获685项奖项,476人获厅局级、省部级奖励,209人获得国家级奖项。尤其是该校大学生艺术团曾应邀赴英国、爱尔兰等国家知名大学演出,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中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舞蹈作品奖”。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连年攀升,部分专业上线率超过60%,就业率一直居同类院校前列。

  四、广聚人才育精英

  创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培养创业创新科学人才,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行。渭师人着力从三个方面打造人才强校战略:

  一是在开放创新的理念中汇聚大师、专家和能人。渭南师院在汇聚人才的理念上,突破了传统机制的束缚,采取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极端,但求高端;不唯盛名,但唯盛才”的“三不”理念,只要是适合该校发展的领军人物,该校都千方百计、热情诚恳地邀请,聘为校长顾问、名誉校(院)长、渭华学者、学术委员会主任、兼职教授、民间艺术专家等。比如该校聘请著名史记专家张大可为特聘教授,与该校校长丁德科教授合力主持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平台,指导研究团队,成果丰厚突出,编著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4部、1500余万字著作,填补学术领域研究空白。同时该校还邀请了一些如雕塑、雕刻、绘画、书法、音乐创作与表演、民乐演奏等方面的工艺大师、艺人等,担任学校民间艺术专家,作为学生实践指导教师。目前该校成功地、成团队地引进了博士、专家、教学学术骨干、行家里手共103人,为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靠政策、靠待遇、靠热情诚信的服务留住人才。该校为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对聘请的高端人才,不仅在政治上予以关心支持,在工作上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该校重视提高津贴补贴待遇,2014年比2010年倍增;设有学术人员专项津贴、学术奖励和创新奖励;新建了教授专家公寓、教师住宅楼,增加住房496套。

  三是抓好职称评审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职工队伍。该校重视专业人员队伍、教辅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服务保障人员队伍等四支队伍建设,多项措施保证教职工队伍合格和优秀。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重视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做到教学、科研、访学、培训等全面支持,为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条件,四年间共有397人晋升职称。该校坚持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教学研修、访学和参加高级研讨;实施中青年教师“百人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中青年教师赴高水平大学进修培训;与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建设名校名师授课数据库,开通教师在线学习平台;重视新教师岗前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抓好岗位学习,开展教学竞赛、观摩教学,加强校内交流学习;与13所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65名教师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该校的教师队伍中,现有包括二、三级教授在内的高级职称教师406人,有“双师型”教师88人,专业人员中博士学历人数过百。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渭南市科技人才、渭华学者。还有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成员、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也有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奖、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等高层次奖项获得者。优秀的师资队伍,使渭南师院发展拥有了不竭之源和广阔前景。

  五、再续神奇铸辉煌

  面对眼前的成绩,渭南师院一班人并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而是充满信心自觉奋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目前正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苦练内功:一是树立“办好大学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继续坚持用先进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弘扬渭华照金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素养,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不动摇,走好自己的路,致力特色发展。四是挺起学科建设“龙头”。进一步强力推进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五是着力专业与课程建设。优化专业结构,统筹实施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以及学校专业建设计划项目、课程建设计划项目,使国家、省、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六是加强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发展科研机构,增加省部级学术平台,实现国家级学术平台突破,推出系列标志性成果,切实提升学术声誉,扩大学术影响。七是队伍建设上台阶。立足“永久牌”人才培养,切实推进和创新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项目,推出一大批校级教学科研骨干、一批省和区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若干在国家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八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层次。该校校长丁德科讲,“基础教育教师硕士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将不断创造条件,力争尽早开展硕士水平的教师培养。九是将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融入到一切工作中去。花大气力地把当下工作做好,从师生自己做起。十是建好区域创新高地。坚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接地气”协同创新,创建高层次学术平台,办好大学科技园,以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总之,在新形势下,渭师人将以崭新的姿态,充满信心和豪迈,向他们的既定目标奋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渭南师院有其辉煌的过去,新的发展又有更加开放的理念、正确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切实的举措。我们相信:他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渭南师院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红色精神铸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