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舌尖上的生态循环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北京嘉博文科技有限公司“变废为宝”

尹晓宇 祖海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04日   第 07 版)

  绿色种植让昌平的苹果身价倍增
  (资料图片)

  北京朝阳高安屯餐厨废物资源化处理厂
  (资料图片)

  广州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试点项目
  (资料图片)

  土生万物,万物归土。

  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运用趋利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通过对土壤的精耕细作和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了“仓廪实”的愿望。如今,传统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的节奏,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博文)借助科技的创新,让有机碳重新回归土壤,用科学让古老的农耕文明焕发新生。

  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嘉博文首席执行官于家伊说:“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古老的农耕文明插上科技的翅膀。”

  

  变垃圾为肥料

  在北京朝阳区高安屯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嘉博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数十台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在昼夜不停地吞食、消化着北京餐桌和厨房每天产生的残羹剩食和厨余废料。

  这些机器每天处理能力大约相当于朝阳区400万人口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经过10 小时的微生物发酵,产出柔软疏松、形似木屑,几乎无味的高品质生物腐植酸肥料。“这些肥料被送往北京郊区昌平的草莓园和苹果园,产出的果品售价可以达到同类的4 至5 倍。”于家伊说。

  嘉博文是一家专注于有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土壤修复、土壤肥力提升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生态有机农业全程解决方案服务商,全球清洁技术100强,中国农化服务100强,中国专利金奖获得者,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创新型企业。

  走进嘉博文餐厨处理中心,但见车间分作两部分——餐厨废弃物分拣车间和发酵车间。当天收运的餐厨废弃物被及时送往工厂,在分拣车间经过约30分钟筛除诸如塑料餐盒等无机杂质后,被直接送入生化处理机,混合万分之一的微生物转化剂和农业废弃物 调整材进行高温好氧发酵。

  “每台机器的发酵过程都在中央监控室的实时监控之下,这可以确保我们生产出来的生物腐植酸产品保持高度统一的高品质,例如有机质的含量在80% 以上。”于家伊解释说。如果满负荷运转,嘉博文的这座工厂每年的生 物腐植酸产能可达8万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工厂。

  作为土壤碳元素调理剂的腐植酸无疑是个宝贝。在土壤中,它犹如有着特别吸附能力的海绵,一方面它的空隙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另一方面,它含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可以轻松吸附植物所需要的各种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营养元素,如钾、镁、锌等。

  嘉博文着眼于大循环、全利用的思想,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装备和集成技术,将有机废弃物快速定向腐殖化,生产生物腐植酸肥料,取得中国第一个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的国家级肥料登记证,荣获了中国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的第一个专利金奖,通过了色瑞斯国际有机产品认证,成为我国安全级别最高的有机类肥料。能解决农业单纯依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土壤改良、食品安全、农业减排意义重大。

  破解传统堆肥难题

  利用有机废物堆肥,并回馈土壤,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但传统堆肥一直存在三大技术难题:腐殖化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和二次污染控制难。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是嘉博文的看家本领。这项技术首次提出了有机废物限制矿化、高效定向腐殖化的新思路,创新了规模聚集下的有机废物有机质高效利用的模式,破解了传统有机肥难以进入主流通道的难题。

  进入今年元月以来,湖北省十堰市伟超家庭农场每天都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尽管这里的草莓价格已经涨到了每斤50块钱,但仍有很多人因没买到草莓而不愿意离去。看着每天接近10万元的进账,农场老板刘超每天都笑呵呵的,见人就说:“是北京嘉博文的技术和生物肥支持,才使我的农场在十堰市近百家草莓种植园中独占鳌头。”

  伟超农场于4月底实验性的种了10亩西瓜,每亩使用嘉博文生物肥500公斤,把过去使用的化肥全部停了下来。7月上旬,这批西瓜就因皮薄、味甜、水分足,加上香气浓郁,一上市被抢购一空。尝到甜头后,伟超农场于9月份一次性拿出200亩土地,邀请嘉博文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办起了鄂西北地区最大的草莓采摘园。随后,伟超农场干脆与嘉博文公司合作,把自己的农场变成了嘉博文公司在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机种植基地。

  12月底,伟超农场首批草莓出棚,个头硕大、色泽红艳、香气扑鼻、入口即化的特点,使伟超农场当即成为十堰市高端草莓的代名词,现在,当地常规种植的草莓每斤只卖10元左右,但伟超采摘园的草莓卖到50元一斤仍供不应求。

  不光在湖北,嘉博文的健康土壤培育技术与产品已经在北京、南京、成都现代都市农业以及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山东寿光、中国最大的葱姜蒜出口基地安丘等全国十省市的20多种水果蔬菜中广泛应用,连续8年100多万亩,培育了昌平草莓、昌平苹果、安丘出口基地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在沃土、增产增收、改善农产品品质、带动农业减排方面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北京以外,嘉博文还在成都、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9大城市建设了14个规模化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设施处理能力达到每年82万吨,生物腐植酸肥料产能达到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推动标准制定

  如果土壤有机质每提升0.1个点,自然休耕需要79年;每亩投入1吨绿肥鲜草需要5年;每亩投入1.5吨普通有机肥需要2年;而每亩投入0.4—0.5吨嘉博文高有机质有机肥料,则仅需1年,且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还符合欧盟有机标准。于家伊表示,沃土固碳让有机质从土壤中来再回土壤中去。这既是嘉博文发展的理念,也是这一成果的意义所在。

  嘉博文用一种产业思想,共同服务于环境产业及农业产业两方面。当初考虑做垃圾资源化的时候,嘉博文就认定了资源化的产品进入农业体系要符合农口标准,所以他们与农业部门一同制定产品标准,并通过技术上研发,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对此,于家伊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我们首先服务于环境产业。”于家伊说,“然而,我们要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就要跟下游的农业产业链相兼容。而下游是有一套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存在的,它是专门指向产品安全性的品控体系。正因为嘉博文达到甚至高于品控指标,嘉博文的产品才得以顺畅地服务于下游产业。”

  “国家的产业循环遵循自身的规则。上游的环境产业与下游的农业产业都有一条固定的‘频道’。”于家伊说。环保部要求垃圾处理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而农业部要求农资产品必须做到安全、稳定、可靠。因此,如果要想做到资源化,就需要在产业之间建立起标准化的频道体系去对接。建立一项标准,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这是嘉博文创办以来一直努力的事情。

  在此基础上,嘉博文还致力于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打造。上游与环保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对接,下游与传统农资企业、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通过产品利益链的传递,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与资本融合创新之路,开创了有机废弃物可持续处理新模式。

舌尖上的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