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粤港治“水客” 办法需灵活

木 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03日   第 03 版)

  3月1日下午,香港激进团体在元朗发起“反水货客”游行,滋扰商户,期间与反对其行为的居民发生冲突。香港市民及部分社会团体要求警方严正执法。警方控制场面后强调,绝不容忍任何暴力或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截至1日晚间,共有33名示威者被捕。

  包围商铺、堵塞马路,如此“反水货客”的行为,近来在香港频频发生。2月8日和15日香港个别激进团体在屯门和沙田,以同样的方式,抗议内地“水货客”、围堵挑衅内地旅客。

  香港媒体采访市民,不少市民表示,激进团体只是以“反水货客”为名,实为针对所有内地游客,而且冲突事件干扰了民众商家正常的生活秩序。

  “反水客”两地没歧义

  近来,有关是否要限制“自由行”、调整“一签多行”政策成为舆论热点。打击“水货客”是其中一个理由。

  “水客”是指利用两地价差和贸易管制差异,以赚取带工费为目的,逃避海关监管,“少量多次”携带受国家管制或应税货物、物品入境的特定群体。“水客”不是以正常消费为目的,大量采买,给香港民众生活带来不便。像是之前的“奶粉”事件,“水客”抢购囤积,香港闹起了“奶粉荒”。

  “水客”把便宜的物品通过非正常方式带到内地,情况并不是内地人占到了便宜这么简单。大量“水货”流入内地市场,也对内地市场秩序造成冲击,破坏贸易管制政策,挤压合法经营企业的空间。

  因此,打击“水客”,两地执法部门一直在通力合作。距离香港最近,又享有“一签多行”政策便利的深圳,与香港建立了长效机制打击“水客”走私活动。截至2014年底,双方执法部门共开展160多次联合行动,深方查获各类走私案件6000多宗,打掉“水客”团伙20多个,查获案值超过3亿元。

  可以说,在打击“水客”的问题上,两地从来没有存在分歧,香港特区政府也一再明确了严打“水客”的立场。就元朗发生的事件,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水货客”问题,政府已从多方面采取一连串措施。任何市民如果想表达意见,当然可以依法进行。

  如何使打击“水货客”更有成效,则需要两地有关单位拿出更多更灵的办法。

  “反水客”游行变了味

  “水客”影响民众生活,理应严厉打击。但在2月8日的屯门,去采买年货的内地游客,不分青红皂白成了被围的对象。对于广东人来说,香港路程近、货品全,规规矩矩来购物有什么错?今年以来,这密集发生的三次“反水客”游行矛头都指向了所有内地游客。显然,“反水客”的一场场游行变了味,离“反水客”初衷越来越远。

  少数激进团体把“反水客”跟“反自由行”、“反内地游客”直接画上等号。对此,前保安局局长、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指出,这是别有用心之徒借题发挥,乘机挑衅,借以挑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矛盾,应予强烈谴责。“水货客”与个人游是两码子事,但有关团体以偏概全,借机挑起矛盾。若香港继续摆出一副“赶客”样子,长远将给香港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另据《大公报》称,根据最新数据,过去4年深圳海关先后截获职业“水货客”3.3万人,其中2万名为香港人,而在被定罪的163宗走私货物案件中,香港人更高达80%。

  香港《文汇报》发表香港人士的署名文章指出:自由行不但为香港经济增加动力,更能改善香港劳工就业率。虽然庞大的游客数字给香港社会带来了一定压力,造成了居民的不便,但自由行整体是利大于弊的,不应因噎废食。激进分子打着反“水货客”的幌子,到旺角或尖沙咀、铜锣湾等自由行人士最多的地区搞骚扰搞破坏,搞抗议搞冲击,这些人实质有两个目的,一是搞乱香港经济和影响劳工就业,二是鼓吹“港独”,激化两地同胞之间的矛盾,用心险毒。

  两地摩擦不宜放大了看

  自由行拉动了香港经济的成长,也打开了两地认识彼此的一扇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共有6084万人次赴港旅行,其中78%的旅客来自内地。对于只有723万人口的香港来说,大量涌入的访客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生活不便和成本增加,有些牢骚和抱怨的声音实属正常。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磨合过程中的阵痛却被一些香港激进政治团体利用,挑起两地的矛盾,推销“港独”。

  香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指出,在3月1日的游行中,有人高举“港独”旗帜,这是“有人想借题发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社交媒体更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内地与香港交往中的摩擦事件也被广泛关注。近期少数港人游行抗议内地游客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引得内地舆论场上一片激愤,其中也不乏过激言辞。其实,香港激进团体的示威活动,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真的能代表绝大多数港人的看法吗?香港社会游行文化盛行,就连去年8月份香港地铁碾死小狗后的市民抗议游行,都有百余人。明乎此,有学者提醒说,要警惕内地香港关系中的“放大化解读”。

  内地和香港未来的成长应该是互助互利的。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兼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张定淮表示,两地的极端思维都不利两地人民的情感融合,也有破坏“一国两制”事业之嫌,应思考如何有序地增加两地交流。这是解决自由行中出现问题的理性思维。

蒋介石铜像拆不拆?(台湾在线)
粤港治“水客” 办法需灵活
四海同春
2015年浙江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公告
责编:任成琦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