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长安新街上,人来车往,街面挂起喜庆的大红灯笼,独具特色的畲家剪纸贴满门窗,身着“凤凰装”的畲家妇女正向来客推销着白茶、葫雕等特色产品……
30年前,作为福建宁德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之一,当时的赤溪村是闻名全国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是什么让畲乡发生巨变?让畲家人脸上绽放出笑容。近日,记者来到赤溪村寻找答案。
山中岁月苦 扶贫行路难
“要是有现在的路,她肯定能捡回一条命。”提起亡妻,69岁的畲族村民李先如眼泛泪光。40多年前,李先如眼睁睁看着妻子因难产不及送医而撒手人寰。
在李先如的侄儿李乃松的陪同下,沿着山高林密、怪石嶙峋的小路走了一个半小时,我们来到李先如20年前搬离的老家下山溪自然村,一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寨子。
那时,这里家家没有一只像样的碗,锅里只有熬得发黑的野菜,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连件遮体的衣服都没有……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许多畲族贫困家庭的日常景象让他忍不住掉泪。
王绍据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投书媒体,引起全国轰动。赤溪村30年的艰辛扶贫历史由此开篇。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扶贫攻坚工作拉开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扶贫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天大的难事。”福鼎市扶贫办主任滕建军说,为拔掉赤溪村的穷根,当时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数十万元资金,但救助性帮扶无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赤溪村早期脱贫的步子一直迈不开、走不快。
畲汉一家亲 共筑“长安”梦
1995年以前,赤溪村400多户近2000人,散居在14个自然村中,其中800多名畲族群众大多生活在山高溪深的偏远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1994年,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这是畲族村民改变命运的开始。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族群众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此后的20年里,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李先如说,搬家时,他父子俩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
畲族乡亲下山定居并非一帆风顺。赤溪村老支书黄国来回忆说,当时有些人抱着旧观念不愿搬,干部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当时把搬迁户聚集的这条街命名为长安新街,就是希望住在这里的1500多名汉族和畲族群众能够和谐共处、长居久安。”黄国来说。
伴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赤溪村联结外部世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好山好水也开始显露旅游价值。2014年到赤溪及周边景区的游客达到14万人次,旺季时在旅游公司务工的村民有600多人。
44岁的畲族村民李志贤是村里最早跑运输的“活络人”,他承包的5辆客运中巴车,旺季时每天奔忙在不同景区之间,一年收入近200万元。“过去村民撑竹排运物资是迫不得已,现在撑竹排一趟下来能收入近200元,成了让人羡慕的生财手艺。”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说。
一业兴带动百家富,目前赤溪村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已超过150户,其中旅游业贡献占了大头。
输血又造血 扶贫更扶志
“政策再好,还要靠自己努力。”畲族村民钟尔钊说,去年果子长势好,10亩红心柚卖了10多万元,这让他更坚定了“人勤地不懒”的信念。
滕建军说,扶贫更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近年来,随着赤溪村特色山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村民越来越认识到“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以前大大增强,眼光也看得更远了。
拒绝来钱快却影响生态的小水电项目、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村容村貌逐渐告别脏乱差、外出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让干了16年村干部的黄国来喜在心里:“经济搞上去了,大家的思想观念也跟着进步了。”
1998年落户长安新街的畲族老汉李信珠说,自家专门做福鼎白茶茶青的购销生意,随着交通改善和游客增多,坐在家门口一年下来就有好几万元收入,这样的好事以前根本不敢想。
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说,赤溪村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口多,除了过年,平时难见热闹。现在村里资源活、产业兴、机会多,2/3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就业创业,财气、人气都旺盛起来。
王纯华展示一组赤溪村30年来的数字变化:2014年,人均收入11674元,是1984年的70.3倍;通村公路里程已达57.4公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群众占总人口15%。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说,从普遍贫困到初步小康,赤溪村30年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好机制,更是当地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未来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就是要坚持和弘扬这种“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
(孟昭丽 涂洪长 项开来 陈 旺 张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