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闭幕的青岛“两会”,部署了新常态下、青岛发展的新思路、新内涵。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青岛结合实际,创新转型、深化改革。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市委书记李群在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和特聘委员座谈时指出,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发展新的方式,树立新的思维。我们正在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统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持续释放改革红利……青岛“两会”过后,一个共识在青岛形成: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常态需有新作为。
“数”说一座活力之城
刚刚过去的一年,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新常态下的经济缓速换挡,增长动力转换,全市生产总值实现增长8%,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这些增长数字的背后无一不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和节奏。
一批大项目落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实施十大消费领域拓展工程,培育三大新兴消费模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人民生活日渐富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7%和11%。
“引进来”的过百亿大项目是青岛招商突破发展上的亮点,到账外资达60.8亿美元,带动和激活全产业链的无限活力,引进外资规模首次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对外投资近15亿美元;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外贸进出口近800亿美元,是5个计划单列市中保持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其中,出口增长9.1%,机电产品出口增幅达到了17.7%,均高于全省全国水平。对外承包工程36亿美元,贸易转型成效已现,服务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服务贸易呈两位数增长,服务外包突破20亿美元。
2015深化改革再发力
去年,青岛市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获得国家批复,让青岛这片热土的深化改革又一次乘势而上——拥有全国第一块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字招牌”;国务院批复在青岛西海岸设立第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获得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复,将建设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示范区、青岛滨海科技新城。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青岛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释放发展活力。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再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争当领头雁、火车头、排头兵。”很显然,改革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
“金字招牌”体现了青岛在开放投资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城市金融业高端开放的品牌形象正在逐步确立。“国家级新区”和“蓝色硅谷”承载着国家的蓝色梦想,让作为全国著名海洋科学城的青岛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国家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层面赋予了青岛重大历史使命,必将为这片热土注入新的动力,开启美好新篇章。
进入2015年,青岛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全流程改革,继续削减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营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实施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去行政化改革……深化改革再一次发力。
启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搭建了中国与世界合作的新平台。青岛抢占先机,率先启动“丝路对话”,作为青岛市商务局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走进沿线国家结交一批新的经济伙伴关系城市,推进一批境外园区,举办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青岛圆桌会议和“丝路对话”活动,开展双向投资贸易合作,发挥青岛港、胶州陆海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功能优势,将沿线国家自贸区作为拓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青岛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走在前列,提升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推进自由贸易港区申建,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大力吸引世界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在青岛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突出发展服务贸易、转口贸易,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引导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
创新开放体制机制,积极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结合青岛实际,将国务院65号文件的34项自贸试验区政策拓展至41项,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施行。
青岛探索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打造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区域性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水平。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坚持对外交往与经贸合作相结合,提升与国际友城的合作水平。双向开放才能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带来了青岛本土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也带来了青岛在招商规模和招商层次上的新突破。
文化提升城市品牌
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中国品牌之都……诸多的美誉让青岛驰名海内外,青岛堪称一座文化名城。
文化也是生产力,可以提升经济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一业带动百业兴。以展会为例,2014年平均每3天就有两场会展在青岛绽放。5月的APEC贸易部长会、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的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7月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11月的首届中韩CEO论坛,为青岛添彩不少。
今年的青岛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逐梦“高精尖”。7月份,青岛将举办世界进口商品大会,不出家门就能买遍世界商品,与此同时,全球服务外包大会等多项活动已经排上了时间表。
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蓄势崛起,“影视+科技”引发产业聚变,为打造灵山湾“文化航母”提供双引擎驱动。汇聚了青岛东方影都、惠普全球大数据应用基地、国际数字娱乐港、国际健康生态城、海洋公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千亿级产业项目,预计年吸引游客约2000万人次,规划拍摄影视作品将达到130部。
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实力。2015年,青岛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支持文化龙头企业上市。推动千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影视产业发展基金,推进电影交易中心建设。积极申办青岛国际电影节,办好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世界杯帆船赛青岛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帆船行等活动,提升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同时,加快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建设,发展文化贸易出口,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文化承载光荣与梦想。首届市民文化节、首届中国公共艺术展、“东亚文化之都·青岛”系列活动也将于今年绽放青岛,为文化青岛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离不开创新。青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成立青岛文化研究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鼓励兴办民办博物馆、乡村陈列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此外,随着国家层面对于全民健身的提倡,休闲运动成为一种新时尚,将于今年举办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青岛莱西向世界展开怀抱。借此良机,青岛倡导全民健身,建设城乡居民健身设施1100处。此外,青岛还将支持足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篮球足球学院建设。
财政改革推进幸福青岛
2015年青岛两会的财政报告从一份厚达279页的预算报告开始。当然,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每一项预算都登记在册,还多了一项“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是由青岛市政府设立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有利于深化财政资金运作方式改革,推动政府性资金回归财政公共属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15年,青岛市财政预算安排引导资金8亿元,将设立蓝色高端新兴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商贸业、文化、农业等六只产业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共同运作。
青岛发展新的路子,由经济建设财政转向与社会资本融合,引导社会资金投放,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投资运营,正是青岛创新财政的一项新举措。
另一项亮点当然还是城市财政模式从“建设财政”转向民生财政的力度明显加大。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随着一张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正展现在900万青岛市民面前,“幸福”正成为青岛的一个重要标签。
新常态下,保障民生不能“缩水”。今年,青岛市财政预算安排民生支出21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7.8%。
补短板、兜底线、保基本,民生安全网正越织越密。今年,青岛重点办好11件实事,其中包括: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建设2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实施大众创业工程,扶持创业1万人,新增就业25万人;实施“三险合一”医疗保险新办法,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40元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和420元;筹建1万套(户)保障性住房;实施1.5万户棚户区改造;筹建公共卫生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50元;新增养老床位6000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