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2月18日 星期三

台湾特色舆论场——
名嘴忙赶场 你“叩”他就“应”

叩应,让人痴迷又招人恨(台湾在线)

木 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2月18日   第 03 版)

  叩应节目长盛不衰,是极有台湾特色的一种舆论场。叩应,是英语Call-in的音译,指的是一种即时现场直播,让观众致电与节目主持人或嘉宾直接对话、发表意见的节目。在台湾,电台、电视台都有叩应节目,是电子媒体的宠儿,不少还是收视率的王牌。但近年叩应节目在台湾呈现娱乐化趋势,被政党选举文化裹挟,抹黑吐口水,随意评点时事,引发不少反思。

  马英九很生气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近日表示,叩应节目造谣抹黑风气非常不好。他说出此番话事出有因,近来,马英九的清廉问题以及其心腹金溥聪请辞“国安会秘书长”的真实原因,被多家电视台叩应节目不断拿来说事。

  马英九显然很生气。他表示,这些叩应节目完全看收视率,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评论,愈是轰动的,愈是受到欢迎,都不需要任何证据,高兴说就说,明明不认识的人说成认识,真的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会让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不说真话、任意批评,甚至颠倒黑白的风气,他不觉得这是一个民主社会应该有的现象。

  事实上,台湾叩应节目追逐的主要对象就是政治人物,主要讨论政治时局。台湾第一个叩应节目,始自华视的《李涛新闻广场》。1995年,《李涛新闻广场》调整时段至每晚21时,故将其节目改名为《2100全民开讲》。也大约从这个时期开始,该节目在台湾掀起了叩应节目的风潮,各台的Call-in时间也多在晚上九点之后开播,成为不少电视观众的最爱。

  有台媒报道,弹丸之地的台湾,叩应节目的数量却和美国相当,热度可见一般。究其原因,一则表达意愿强烈,跟“解严”之前比,民众参与讨论政治的热情很高;另一方面对媒体来说,做叩应节目,所需花费成本少,每集少则数万元新台币,多则不过十数万元新台币,低成本却能换来高收视率,电视台何乐而不为呢?

  名嘴产业化

  太过拥挤的台湾媒体确实有生存的巨大压力,媒体乱象丛生。像叩应节目这样的新闻政论节目,也已经综艺化、娱乐化,争论、激辩,甚至大吵大闹,剧情有时比连续剧还要狗血。

  叩应节目这种政治谈话类节目的盛行,也造就了台湾另一种特殊的现象——名嘴多。所谓名嘴,就是通常所说的著名电视评论员。媒体在播报新闻之余,常请名嘴来对新闻进行解析。但在台湾又有不同,名嘴是叩应类节目的中心,充当着播音员、评论员,甚至是演员的角色,其言论立场有着明显的政党倾向性。

  不同的媒体,很少会邀请跟自己政治颜色不同的名嘴上节目,观众通常也会选择跟自己政治立场一致的电视节目观看。台湾名嘴已经产业化。政治议题、政客绯闻,不仅要铁口直断,还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时是谁骂得越毒,谁的表情越夸张,谁就越红。名嘴们在节目中的杀手锏是爆内幕消息。有台媒分析称,名嘴也有竞争的压力,没有猛料,就没有节目上啊。爆料有真有假,有些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反正先炒作出话题引起关注再说。名嘴也常常因此惹上诽谤官司,不过台湾有关法令相当宽松,有经验的名嘴只要用词上稍做调整,便能用媒体言论自由的名义来规避法律追究。

看香港青年如何“赚”家业
台湾人民币存款破3100亿
“派利是”—港人过年一大开支
台湾艺术家微雕迎羊年
叩应,让人痴迷又招人恨(台湾在线)
花车巡游扮靓香港
责编:连锦添 李炜娜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