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绿色植物一般都归属“管理处”,市民许看不许摸。近日,台北市政府划出6块空地,开放市民种瓜点豆,既充实了休闲生活,又给钢筋水泥的嘈杂城市增添了田园色彩……
台北市的绿地归市政府公园管理处管理,已划出的6块空地都在市政府附近,大概是便于管理,毕竟这还是个新生事物,带有实验示范性质。如果实验成功,台北市政府将对市区土地来个大盘点,找出边角空地成立“田园银行”,市民上网可了解住家附近哪有空地申请认种,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优先,每人可认种15平方米左右。
其实政府已经做在了后面,民间有了成功的例子。在不少名人居住的台北市金华街、永康街,已经有了社区农园。1年前,这里锦安里的一幢老屋年久失修被拆除,一直也没有重建,社区规划师陈沅荪和里长商量拿出一半的地方种点什么,因为按规定市区公有土地不能种蔬菜,她就种了一些香草。紫苏、萝勒、薄荷等迎风长大,清香四溢,里长组织社区居民到此拔草、浇水,大家劳动完后还能摘回鲜叶回家炒菜,于是这里成了大家的“香草园”。
这位里长真是个聪明人,如果不动员居民参与,大家路过此地坐坐看看,拍张照片,就像路过一个街心小公园。居民参与后不少人开始脑力激荡,有人用小石子在园子里砌成了小径,有人用咖啡渣制肥料,也有人把巷子里过去堆杂物的地方整理出来种上了植物,有人彩绘了公共建筑物的斑驳外墙……普通的锦安里居然吸引人特意来此拍婚纱照。
锦安里不是孤例,一群台大的学生在读完社会学系“社会经济组织的创新与设计”课程后,成立了工作室,希望通过屋顶菜园的实验改造城市空间。一些民间团体设立了“都市农耕网”,集合了有兴趣的人在此探讨分享。但这些努力都只是尝试,都市菜园的普及还要解决不少问题,比如防治病虫害、施肥污染公共空间、偷摘果菜影响可持续种植等。此外,都市农园本是来自西方的概念,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大都市人口密度不大,成功建立不少都市农园,但他们的经验能否在高密度的台北复制?乐观的信息是,同样高密度人口的香港,自2004年起分阶段在各公园内开辟“社区园圃”,市民报名学习种植,既种瓜得瓜,又无形中养成“粒粒皆辛苦”的意识,算是成功的案例。
台北开放“拈花惹草”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能否通过都市种植实现人与城的良性互动,还要有规则、有专业、有管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