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撤县设区工作于2014年12月1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并将于2月9日举行授牌仪式。这是永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
永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定也是“客家故里”,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同时,永定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永定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等称号。201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182.9亿元、比增10.5%,财政总收入16.75亿元、比增7.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26640元、12590元,均比增10.2%。
永定撤县设区,为永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必将对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永定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把永定建设成为美丽、开放、幸福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先行区,全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的目标,按照“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深入实施“北工南旅、两轮驱动,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强区富民战略,扎实推进永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构建大格局,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顺应县域发展已经形成的高坎片区、金丰片区、城关片区等“三大片区”发展态势,逐步确立城区的区域服务与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推进北部高新技术工业片区、南部生态旅游服务片区及东部土楼旅游服务片区“三大功能片区”协调发展,拓展“一城三区”空间重构新优势,着力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一是东连西接,突破基础设施。重点加快动车、高速、国省干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一港、两站、三纵、四横、十联、十通”立体交通网络。二是统筹城乡,加快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问题,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打造“生态新城·养生福地”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文、养、居”九要素配套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三是双轴联动,构建两大主轴。依托南北向的莆永高速和东西向的古武高速构成“十字”交通轴,将“一城三区”旅游功能、产业功能以及城市服务功能串联在一起,打造以现有城区、高新园区为支点的南北产业经济发展轴和以东部土楼旅游、南部生态旅游为依托的东西文化旅游发展轴两大发展主轴。
培育大产业,增强区域发展带动力
紧紧围绕“北工南旅、两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三头六臂促跨越、四面出击招大商”工作格局,坚持“既要GDP、也要好空气”,把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从过去卖煤炭、卖土地、卖石头向卖空气、卖生态、卖文化转变,着力实施好产业龙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壮大突破等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总投资2140亿元的188个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力争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千亿,加快打造“双龙齐舞、五马奔腾”、“511”产业发展新格局。“双龙齐舞”:一是汽车机械打头阵。力争到2018年,以汽车为龙头的机械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二是“五马奔腾”:传统矿业,推动煤炭资源有序开采、煤炭产业健康发展;扶优做强华润、国产、闽福三大旋窑水泥企业,扎实推进华润水泥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洪山石材走绿色矿山、循环发展之路。高科技产业,加快引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用龙头企业,加快华润风力发电项目落地步伐,全面启动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光电光纤产业,以壮大龙头企业为主攻方向,全力培育以德泓、德晖光电为龙头的光电产业园;着力引进光纤信息项目,打造光纤信息产业园。商贸物流产业,以客家古镇、胜达家居、现代物流汽车专业市场和一批商贸重镇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力争到2018年,商贸物流产业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农业“亿元企业计划”,重点抓好八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力争到2018年建成100个以上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农林牧渔业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
促进大提升,展现区域发展新魅力
一是绿色宜居,做活生态文章。以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为新起点,充分发挥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度好的优势,主动融入“生态省”建设,力争今年通过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区)验收;学习借鉴长汀经验,创新推广“猪—沼—果”水土流失生态循环治理模式,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区);着力实施“四绿”工程,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森林永定战略布局,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发展新路。二是深化融合,发挥对台优势。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遵循“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努力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先行区和全省基层对台工作示范区。重点打造以城区为核心,以文化养生、农业观光、旅游文化、原乡寻踪四大组团为依托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一心四组团”格局,深化经济领域融合;充分发挥祖地、血缘优势,加强亲情交流和双向合作,持续推动客家文化入岛交流。三是打造品牌,提升文化实力。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这一世界级品牌以及厚重的客家文化优势,围绕打造“文化永定”目标,加快繁荣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文化“走出去”项目和品牌,展现客家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