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31日 星期六

珍惜中国文化“世俗”特性(时事点评)

张志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不久前发生的法国《查理周刊》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起因宗教问题引发的冲突。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宗教性国家,循着中国周边外交的视野观察,可以发现中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宗教密集分布的“宗教周边”。而中国,则是唯一具有“世俗文化”主体特性的地区大国与世界性大国。

  虽然中国也有丰富多彩的宗教类型,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不少信仰者,但中国的主体文化仍然具有鲜明的世俗特性,在传统上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世俗文化,在现当代则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现当代中国扎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深厚的世俗文化传统。

  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世俗文化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和谐、中庸和关系的协调,反对极端主义,因而有着极高的包容性品质。假设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历史上也像基督教文明或伊斯兰文明一样形成了一神教文化,那就既不可能包容外来的佛教,也不可能保持和发展内部的世俗文化多样性。

  中华文明能够“多元一体”,恰是在于其雍容大度的世俗性。与西方和中东的一神教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是世俗文化主导宗教。正因如此,中国在数千年历史中都是一个没有“宗教负担”的国家,即使有宗教性矛盾产生,也都基于主体世俗文化的伦理而得以协调和解决。在“天道远,人道迩”的观念传统之下,中国的主体文化中对世俗幸福生活的向往恰是内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对外关系中,古代中国的政策是“绥四方”或“协和万邦”,现在的中国外交也可谓是一脉相承。实际上,这只有基于“世俗文化”的特性才能做到,而一种宗教文化则很难对其他宗教文化具有“协和”能力。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世俗精神”。

  离开“世俗文化”特性便难以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生动伟大。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世俗特性也常成为一些人激烈批判的对象,甚至视之如痈疽,弃之如敝屣。在世界“宗教冲突”的漫长历史又增加了法国《查理周刊》事件的今天,我们理应看到,事件的文化原由在于该刊既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伦理,也不知道对他人的宗教神“敬而远之”的处事哲学,还在于法国的文化模式达不到“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境界。回过头来,还是好好珍惜中国文化的世俗特性吧。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据《环球时报》)

成都被国际媒体评为“必游地”
珍惜中国文化“世俗”特性(时事点评)
新闻点击
国塔阿爸逛新城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