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京西玉泉山下将重闻“稻花香”

李浏清 齐 琦 段晶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27日   第 05 版)

  长河两岸
  齐 琦摄

  张爷爷的老伴向笔者指出原来京西稻田的位置
  齐 琦摄

  “看着河里映着对岸倚虹堂红墙黄瓦的倒影儿,听着高梁桥水闸流水的声音,一阵微风吹来稻田和荷塘的稻香与荷香,这种享受,是城里人享受不到的。”国画家白铁铮先生曾在《老北平的故古典儿》中回忆京西的田园风光。今年,“老北京”记忆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景观或将在玉泉山和颐和园西南部重现。

  近日,笔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两会获悉,海淀区将对“三山五园”核心区域“园外园”进行生态景观建设,一期工程将恢复150亩京西稻田。目前,海淀区园林局已经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市发改委等待批复,力争在今年10月完成初步效果。近日,笔者来到颐和园西部玉泉山下,沿着北长河,探访了本次景观恢复一期工程的所在地。

  

  “老北京”们舌尖上的记忆

  若翻阅京西地区的老照片,你会发现几十年前玉泉山下水田星罗棋布。若不是远处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真会有身在江南的错觉。年年岁岁被玉泉水润泽的“京西稻”,以其甘美细嫩的滋味,让世世代代住在山脚下的“老北京”们记忆犹新。

  张爷爷80多岁,从小就住在颐和园西。张爷爷说:“早年间京西稻是皇家贡米,慈禧太后的饭桌上总要摆上一小碗用京西稻做成的米饭;解放之后扩大了种植,从这儿到巴沟、万柳、六郎庄,方圆万亩来地都种水稻。”说起“京西稻”,他赞不绝口:“熬粥米粒不散,米汤清亮亮”,“不只京西稻,以前这里还产莲藕、荸荠,又脆又甜!”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解放后,“京西稻”的种植面积曾接近12万亩。

  然而,随着北京水资源日益匮乏,“玉泉垂虹”的奇观被定格在画卷上,享誉京城的“京西稻”也逐渐从“老北京”们的饭桌上消失了。

  “我们小时候,六郎庄一带水稻喝的都是玉泉水,后来是京密引水渠的水,再后来就是地下水了。” 本就是此地村民,现在在海淀公园专门做稻田景区服务人员的李大娘回忆道。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绿化带彻底取代了稻田。

  南水助力田园风光再现

  颐和园西墙外,北长河与京密引水渠交汇。S形的北长河与两边的小路共同写下了篆书的“水”字。千百年来,海淀地如其名,一直是北京城的水库。张爷爷也向笔者证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看到长河里泉水汩汩上涌。河两岸真可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乾隆时期的京西水利工程规划周密,体系合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生态与经济作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唐晓峰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园外园”第一期工程将对北长河两侧进行景观改造和植物调整。北长河以南的“农耕文化展示区”工程完成后,海淀“京西稻”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余亩,玉泉山下湖光山色与阡陌农田交相辉映,早春到晚秋,季季有景可赏。“御苑-水乡-田园”兼备的“园外园”将成为北京居民亲近自然、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休闲娱乐之地。

  “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全面开通为恢复京西稻田和湿地景观提供了可能。”唐晓峰说。据悉,北京将利用南水北调回补超采水源地,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而稻田灌溉用水也将采用南水北调尾水和雨季集水。

  周边遗迹有望得到恢复

  位于皇家园林区的“园外园”拥有诸多文物遗迹,但近年来由于保护乏力,有些历史文脉已难以寻觅。“‘三山五园’这是一个整体,不该被割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认为应加强对园林周边环境的保护。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炜民也认为,皇家园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造园艺术上,更体现在它与自然相融合的风貌。因此,以京西稻田为代表,对于“三山五园”原有环境和文化符号的恢复正当其时。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当地居民搬迁工作早已启动,剩下的瓦房上也多画了“拆”字。据悉,在土地整理工作结束后,“园外园”一期工程中的御道文化体验带会依托水陆两条古御道,将沿途1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串联起来。届时,仿古御道穿林而过,游客们站在河边石舫上,玉峰塔尽收眼底,“菜花黄里渡红舟”也会成为现实。

我的剧场之“路”(名家话北京)
北京外移一批项目“瘦身健体”(聚焦京城)
“中国梦”歌曲展演走进清华
京西玉泉山下将重闻“稻花香”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