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17日 星期六

拍摄照片六千多张 剪辑报道一千余篇

六旬老人全景记录南水北调(人物聚焦)

武建华 时向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17日   第 05 版)

  田文运在南水北调工程方城垭口段施工现场拍照。
  孙宇 倪崇摄

  剪辑南水北调工程相关报道1600余篇,拍摄工程建设照片6000多张,按照工程进度实地采集泥、沙、石数十种……田文运,河南省方城县二郎庙镇的一名普通退休教师,从最初剪辑南水北调工程相关报纸报道,到奔波于该工程河南南阳段的多个施工场所之间,用镜头聚焦施工现场,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他以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常行动记录着“国家工程”的点点滴滴,为今世后人留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永久纪念。

  田文运今年65岁,已经退休5年。早在2001年,他无意中看到报纸上有一篇“全国政协在河南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筹备工作”的消息,便心想,要是能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点滴信息搜集、记录下来,让子孙后代看看这么大的工程是怎样一砖一瓦建成的,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从此,每当见到关于中线工程的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等,他都要剪下来,并根据工程的进度,分类装订成册。在田文运家,他指着一沓又一沓泛黄的报纸告诉笔者,这是关于项目考察时候的内容,这是工程从立项到启动的报道,这是工程完工时的信息……14年来,他共剪辑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文图、信息1600余篇(幅)。

  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动工时,田文运便决定用相机拍摄记录工程进度。

  为了熟悉、掌握摄影技术,田文运坚持在“县老年大学”摄影培训班学习,并用自费购买的数码相机边学边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他逐渐掌握了拍摄技术,能够拍摄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从工程打桩、挖窑,到测量、建设、安装等,只有掐准时间选好标段进行拍摄,才能体现出照片的记录价值和意义。”田文运指着地图说,中线工程南阳段共185公里,其中方城就有60.79公里,占南阳段的近1/3。因此,自己平均每周要沿着方城段渠线9个标段拍摄一遍,并将所拍的照片做上记号,标明每个标段的进度。

  “最难的是向施工人员解释摄影意图。”田文运说,最初施工人员不理解,说是为了工程安全不能泄露信息,严格限制来路不明的人进行拍摄。自己只好拿着身份证、退休证一次又一次地到工程项目部,找工作人员解释原因。慢慢地,自己才如愿以偿,得以在施工安全区域进行拍摄。

  除了电脑上的照片,在田文运家的院子里、走廊上、花池中,一个个塑料瓶子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泥、沙、石标本,齐整的标签上清楚地写着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如果将来国家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博物馆,我就把搜集的这些标本及所有图文资料全部捐给国家,让子孙后代知道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多么不容易。”他说。

西藏工商注册将推电子营业执照(事件新闻)
新闻点击
中粮:捐赠残障儿童用品
六旬老人全景记录南水北调(人物聚焦)
破出租车难题可参考“襄阳模式”(时事点评)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