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

书画缘牵动两岸情

徐荣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13日   第 07 版)

  每年1月4日三毛祭日,家住浙江舟山市沈家门的书法家倪竹青老人和家人都会摆上一桌供品,点燃三炷清香,寄托对侄女——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无尽哀思,这一悼念方式自1991年三毛去世以来从未间断。

  95岁的倪老慈眉善目,说话平静从容,他被三毛称为“我在大陆最亲密的人”。

  据倪老回忆,当年他读中学时,倪家租住于三毛祖父陈宗绪在定海的家。少年倪竹青因字写得漂亮,陈家常请他写文案,还主动免其租费,两家就此结下深情厚谊,后来还推荐他去南京三毛父亲开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倪竹青与三毛一家朝夕相处,闲暇时常抱着年幼的三毛逗玩。

  1949年,陈家搬去台湾,倪老返舟山,别后40年音讯全无。

  三毛在《金陵记》一文中写道:“那是家里的办公室,也是竹青叔写公文的地方。而我们小孩子,一再被严重警告,那是不许进去玩的禁地。在那安静极了的地方,我看见了至今仍然酷爱把玩的文房四宝。它们,就像那竹青叔叔,永远一袭长袍,不说什么话,而散发出一份文人雅士的清幽之气。”

  海峡两岸通邮后,1988年5月20日,三毛收到了倪竹青给她家的来信。当日她给倪老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信中说:今日突然收到来信,使我们全家惊喜交织,隔绝40年尚能再通信息,真是不可思议。她讲述陈家去台后的种种境况,回忆在南京的童年生活,还清晰记得倪叔的样子,其喜悦之情倾泻笔端。

  倪老邀请三毛来大陆作客,三毛爽快答应。1989年4月的一天,阔别大陆40年的三毛,终于回到了心驰神往的故土舟山,祭拜祖上,实现了与倪老重逢的夙愿。她身着红色运动服,白色长裙,肩披秀发,背一只蓝色旅游包,一副浪迹天涯的侠女着装,从渡轮下来,热情地拥抱着倪老,泣不成声。三毛给倪老带来了一张被她珍藏了整整40年的照片,是当年倪老与三毛全家在南京中山陵前的合影。

  在亲人的陪同下,三毛赴定海城以西10余里的小沙镇陈家村,这里是三毛祖父陈宗绪出生的地方。三毛用袋装了祖父坟上一把土,用瓶灌了院内古井一瓶水,带回台湾留作永久纪念。此后,她与倪老的书信在台海间飞来飞去,成忘年之交。三毛视倪老为一位高尚的人,对他的书画艺术作品十分推崇欣赏,彼此谈论书画成了重要话题。倪老书写“侠骨柔情”四字赠予三毛,她非常欢喜,把它悬挂室内。她常说:“叔叔的书画艺术使我看得发痴。”

  在给倪老的信中,她坦言:中国太神秘太丰富了,就算不是中国人,也会很喜欢住在这里。大陆是根,不能割舍,任何因素也割不断她对中国的热爱,这是血缘,改变不了的。她从内心深处祈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并为之奔走呼吁。

  寻根之旅后,三毛对祖国的爱更浓更深,并考虑来大陆定居。她说:我在台湾生活了3年,在国外22年,从来没有如此爱恋一片土地像中国。这种民族情感,是没有办法从我心中拿去的……

  三毛逝世后,舟山市政府将四合院式的三毛祖居辟为纪念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悬挂在门楣上的“三毛祖居”牌匾是倪老用泪水写成的。

  故乡人永远怀念她。

初夜台湾(诗词)
稀世珍宝(散文)
科幻文学热了吗?(文学新观察)
王跃文长篇小说《爱历元年》表现转型期人的灵魂变异
书画缘牵动两岸情
《传承与复兴》从传统文化解读核心价值观
责编:杨鸥 邮箱:hwbwy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