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登箭扣长城

王其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10日   第 07 版)

  箭扣长城,一段裸露在风雨中的历史,在悬崖峭壁上展示数百年,风化成一脉苍凉。

  经过最后一段连续弯道,我们抵达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

  公元1568年(大明王朝隆庆二年),戚继光结束了14年的抗倭生涯,在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力荐下,受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从是年始,戚继光带领数万官兵,用条石、青砖蘸着汗水、泪水、血水,在崇山峻岭之上书写了震惊古今的奇迹!东起山海关,西至昌平县,2000多里的防线上,边墙串起1017座雄伟的敌台,顺山势蜿蜒,随峰峦起伏,和贯穿10个省、经过156个县、总长度8851.8公里的明长城一起,构成世界第八大奇迹——万里长城。

  清晨5点,在南面的群山之巅,长城已画出清晰的轮廓。从村外的一条土路向东向南折,穿过丛生的树林,登上一处垭口,山势呈V字形展开,箭扣长城乘势而上,像隆起的肌肉,塑造着山的雄姿。

  这个地方本来叫涧口,这里的长城也叫涧口长城。可能人们觉得“涧口”二字太过温柔,配不上雄伟壮观的长城,于是谐其音改叫“箭扣”,并附绘出俯瞰长城其形如箭扣弦上之说。这一改,长城的神韵和气度毕现。

  V字的左侧通往东西油篓、小布达拉和正北楼,右侧通往鹰飞倒仰、北京结、西大墙和九眼楼。我们向右攀登,不同于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箭扣长城未经修饰,好一段残一段,扔在风里雨里、坡上峰上。严整的地段,仿佛昨天才竣工,青砖按秩序排列,如同当初的阵营。更多的地方是伤痕累累,苔藓和荒草从伤痕处爬出,像躯体上的伤疤,氤氲着伤感和苍凉。还有很多墙体被丛生的杂树覆盖,已看不出长城的模样。那些树细而弯曲,数百年来已吸干了长城的营养,注定不能参天和茁壮。

  我一直以为长城是用来防止外敌入侵的,就像家里防贼的院墙。很多激进的学者甚至把长城看作中华民族的耻辱,是软弱、被动、封闭、保守的象征。来到箭扣长城才发现,长城是隆起的战壕,是山巅悬崖上的战场。那一座座绳结一样的烽火台是藏兵洞,是武器库,是指挥部,是信号塔,是放箭楼,是克敌制胜的大碉堡!

  沉思之间,来到了一处烽火台。台基已破损,墙体已坍塌,几个拱形门楼还保持着当初的姿势。我们俯身穿过低矮的拱形门,如同穿过一段尘封的岁月。路餐过后征服天梯。天梯悬在一面陡坡之上,六七十度,七八十米,底部风化严重,极难攀登;中间窄似蜂腰,爬行通过;高处风大易失足;两边峭壁如削,观之心慌。此处绝境通过尚难,当初建造时不知先民做出多大牺牲。

  翻过天梯就是箭扣长城最惊险处——鹰飞倒仰,也就是说,鹰飞过来都要倒仰兴叹,攀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箭扣长城是北京最危险的户外线路,近10年来,已有40多条生命止步于此,几乎每年都有意外发生。但是箭扣长城的魅力实在难以抗拒,来自四面八方的驴友还是蜂拥而至。

景区节假日应定限流“标配”(旅游漫笔)
甪直 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⑥)
到哈尔滨坐狗拉雪橇
登箭扣长城
责编:栾 峰  邮箱:luanfeng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