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绝密忠诚

——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10日   第 04 版)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
  新华社发

  于敏。

  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

  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紧握老科学家的手,温暖赤子报国的心。

  1926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纯粹……

  

  东方巨响

  那些不同寻常的日子,注定刻入中华民族的记忆。

  沉默如金的戈壁见证——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万里碧空升腾起炽烈耀眼的火光,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当天,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百日会战”令人永难忘怀。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参与“会战”的蔡少辉研究员说。

  于敏全凭满腔忠诚的热血拼搏、鏖战,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

  绝密使命

  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

  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风高范远

  德才兼备者,望众。

  钱三强说:“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大家争论时,邓稼先说:“我相信老于的。”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于敏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于敏扶携后俊有口皆碑。

13项海事执法事权将调整下放
中拉整体合作开启新篇章
大足千手观音修复近尾声
“老味道”,你怀念吗?
“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开展
建立讯问未成年人录像制度
“红树林110”保护生态
全国“110”去年救助群众逾650万人次
绝密忠诚
责编:陈劲松 汪灵犀  邮箱:dieryw@sina.com